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对于教育的完整的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现代社会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使得现代教育成为“逻各斯中心”的教育,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项对立。现代性对理性、终极价值观等的追求致使教育的最终目的仅是为了传递给学生一些有限的、实用的知识,教育的本质也被视为与生产无异的机械物理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在被教师以“物”的眼光观照中物化了,教育成了压制和异化人的东西。为此,本文从以颠覆现代性为已任的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旨在解构处于“异化”泥沼的现代性的师生关系,重构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以平等对话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期为师生关系走出现代困境找出一条道路。基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省视和反叛,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从问题提出的背景、依据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等三个方面探讨问题的缘起,认为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重新建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必然,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第二部分从对现代性师生关系反思和批判的角度,深刻剖析了现代性师生关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特征,认为对于诸多内生性的问题,现代教育难以对自身进行现代性的拷问,后现代主义就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对教育进行现代性审视的时代任务。在对权威主义、完人主义、科学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性师生关系解构之后,后现代主义赋予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品质,文章的第三部分就此以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体间性的理论为依据详细论述了后现代语境中师生关系的内涵。文章的第四部分就构建后现代语境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知识与课程观念的嬗变问题作了充分的论证。本文认为,师生之间主体间性的关系是通过关系双方的主观解释与接纳以后才能够建立的,而这种解释与接纳又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不仅为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智力的工具,同时也为这种社会关系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因而,构建后现代语境中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就在于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反思和批判教师原有的现代知识观与课程观,在颠覆现代知识及课程的知识霸权和控制的同时消解教师的知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