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离开土地,流动人口的迁移方式从单个迁移发展为举家迁移,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伴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庞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对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政策进行逐步改革,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后教育问题国家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后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关乎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教育财政与教育入学既有相互联系,同时教育财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入学,也制约着教育入学。因此,本文从教育财政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大致交待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二章从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的责任、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需求和学校教育资源、流动人口自身家庭以及义务后教育的资助体系等阐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教育财政制度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财政制度的制约、教育经费的短缺和政府及业务部门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协调问题。第四章从教育财政政策的角度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和义务后教育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从政策上找出影响和制约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有效开展的原因。第五章,根据文章中已指出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存在的原因综合考虑提出:第一,明确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属性和规定各级政府的责任;第二,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财政制度,建立各级政府义务后教育经费的分级分担制度;第三,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重构教育经费来源格局;第四,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补助体系。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未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