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研有关临床文献,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研究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2.针对现状与不足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为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奠定病机与证候学基础。方法:1.检索1979——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研究所需文献,分析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研究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问题,运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江苏省中医院2002—2009年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住院病历,收集相关症状、体征及临床各项检查,在SPSS11.5中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对辨证分型价值较大的指标,进一步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候学特征,包括证候分布、兼夹、演变规律及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等。结果:1.目前临床医家倾向于将儿童紫癜性肾炎分为血热证、气虚证、阴虚证、湿热阻络证、气阴两虚证、风热伤络证等证型。但存在对证候的动态把握不够,对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因素对证候的影响认识不足等问题。2.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主要证型分别为:热伤肾络、肾阴不足、脾肾气虚、风热扰肾。热伤肾络证、风热扰肾证多兼夹血瘀证、湿浊证,肾阴不足证及脾肾气虚证多兼夹血瘀证、湿热证等。各型均兼夹血瘀证。风热扰肾证多演变为热伤肾络证、脾肾气虚证或肾阴不足证;热伤肾络证日久演变为脾肾气虚证、肾阴不足证或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可演变为肾阴不足证或阳虚证;肾阴不足证演变为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与过敏性紫癜病程、尿检异常病程及使用丹参注射剂成正相关,热伤肾络证与年龄、过敏性紫癜病程及尿检异常病程成负相关。本研究中的相关因素对风热扰肾证及肾阴不足证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主要分为热伤肾络、肾阴不足、脾肾气虚、风热扰肾四个证型。证候之间是相互兼夹的,在诊疗过程中证候是动态变化的。证候的形成与年龄、病程等因素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