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管理项目预期投资回报率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评价技术(Disease Risk Prediction)分析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管理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Return-on-Investment ROI),阐述完整的分析过程,并且证明在短期内(1年),糖尿病危险因素管理项目能够有效降低人群患病风险,并能够取得积极的经济投资回报,从而为开展相关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管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河南安阳钢铁公司7600名未患糖尿病的职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其多方面的健康信息,运用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价模型对健康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个人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概率。然后按照个人患病风险等级将人群分成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开展健康行为改善的指导。1年后,第二次收集样本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第二次患病风险评价。通过观察样本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变化情况,并参考相关的医疗费用标准,计算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结果 经过健康行为改善指导,研究人群2型糖尿病绝对患病风险由86.2697降至72.5747,可干预患病风险由59.9837降至44.9260;项目的整体预期投资回报率是1.79:1:不同危险等级的三组人群中,高危组预期投资回报率为5.18:1,中危组为0.91:1,低危组为0.30:1。结论 短期内,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管理项目能够降低人群患病风险,同时也能够取得了积极的预期投资回报。
其他文献
听证制度源于西方法制健全的国家,首先被应用于司法领域,而后逐渐被引入行政领域、立法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术,我国开始引入听证制度,《价格法》中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标志着听证制度进入我国公共决策领域。本文从探讨公共决策听证的概念着手,分析了公共决策听证制度在西方国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在我国建立听证制度的法律依据;然后从听证的民主价值和听证的技术效率两个角度共六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决策听证的功能,肯定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