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问题解决及信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指导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问题解决广泛运用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原则,对基于互联网的问题解决中的信息选择提出了挑战,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选择时,需要对信息与问题解决的相关性、信息来源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大学生越来越频繁的使用互联网进行问题解决,但他们在信息选择中还存在不足。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者考察了网络使用经验、领域知识经验、认知风格等因素对基于互联网的问题解决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而,本文在总结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元认知能力对信息选择行为和问题解决的影响,并对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选择的有效指导方法进行探索。围绕这一研究目的,进行了以下三个研究:研究一,将Braten及其同事(2005)编制的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共200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文版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问卷由认识确定性和来源问卷(9题)、认识判断信念(4题)和认识结构信念(4题)三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基本符合心理学测量理论的要求,问卷可以有效地测查中国大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研究二,考察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和元认知能力等用户特征,链接与问题解决的相关性、链接来源、链接的排序等信息界面因素对信息选择行为和问题解决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基于互联网的认识信念中的知识判断信念得分与信息选择中的点击行为、链接、摘要内容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及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知识判断信念得分越高,表示知识判断信念水平低,在信息选择中更少对信息与问题解决的相关性进行判断,更多依靠链接的排序进行链接选择,问题解决成绩越差。元认知监控与信息选择中的点击行为及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元认知监控水平越高,在信息选择时,越少依靠链接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排序因素,问题解决成绩越高,但并不表明元认知监控水平高低会影响对链接与问题解决相关性的判断及对信息来源的评估。研究三,在研究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指导语启动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的被试间设计,探讨信息选择和信息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对知识判断信念得分高者的信息选择行为和问题解决成绩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共84名学生参加了本研究,被随机分为四组,接受不同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指导的三组被试相比没有接受指导的被试,问题解决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信息选择行为中的点击行为、注视行为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主要是对5~6岁幼儿油画棒绘画技能教学的探索,参与研究的有研究者本人、一位幼儿园中班教师、该班全体幼儿以及课题组成员,这是一个合作进行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包括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江苏省12所本科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