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木生物质发电原料供应与产业化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和增长率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然而,同期我国能源消费也呈现飞速增长,能源供需形势经历了一个由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的自给自足状态到能源进口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开发包括林木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化、清洁化利用,促进能源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成为当前解决能源-经济-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生物质发电是一种高效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近年来,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林木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资源获取途径、电能转化技术和电力市场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丰富的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和大量的宜林荒山荒沙地成为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同时,我国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具有以下优点:(1)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耐旱、耐贫瘠;(2)不与粮食生产争地;(3)改善生态环境;(4)提供新的就业机会;(5)带动新农村建设等。目前,一些中小规模的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在兴起,并且得到了我国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相关政策的支持。200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农林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400万千瓦的目标,并通过颁布系列优惠政策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十分重要和有效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时机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如何合理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并将其用于生物质发电,在我国还缺乏成功的案例或项目经验。相对滞后的原料供应系统、不成熟的原料要素市场以及不断攀升的原料供应价格严重制约了林木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能源发展战略的角度,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理,对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化形成以及原料资源供应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中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兴起的技术、经济、资源和市场等基础条件,其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表现为零星生产、项目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2)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在满足森林系统基本功能的同时,仍有大量的林木生物质剩余物产出且堆积在相对集中的林地,成为林木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原料来源,这部分原料资源现阶段以灌木平茬剩余物、商品林采伐剩余物和薪炭林采伐物为主,专门能源林被列入未来原料供应的重要方向,通过估算我国各省区的原料资源量,得出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原料资源地区分布差异较大。(3)原料供应系统的构建包括原料生产技术路线和供应模式的合理设计及组合,文中根据对削片地点的选择提出了“林地削片”、“收购点削片”和“电厂削片”三种生产技术路线;并根据原料收购方式和组织者的不同,提出了“直接收购”、“设置收购点”和“能源林直供”三种基本的原料供应模式。(4)关于原料供应经济性分析,文中采取工程经济估计法,从原料资源的生产和成本方面着手,选取“边际成本”为核心要素,构建原料供应成本模型,进而讨论了供应规模和成本的关系;另外,对成本项的分解反映了技术水平、原料类型或来源以及地理交通等因素引起的原料供应经济性的差异。(5)针对(3)和(4)中形成的原料供应系统及经济性研究理论,文中选定内蒙古奈曼旗和阿尔山两个地区的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案例的原料供应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6)林木生物质发电的项目经济性研究表明,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整体经济性较差,发电成本远远高于传统火力发电的经济成本,产业初期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成为该类项目获得经济收益并且得以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7)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布局和优先区域的选择以地区原料资源条件、劳动力、地理交通和市场需求等作为区位因子,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内蒙古、四川和云南省区被列入Ⅰ级优先区域,成为开展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优先考虑区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在置管PICC导管前对血管进行测量、筛选,再联合视锐5超声进行引导性穿刺,从而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并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满足人们移动学习的需求,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微信的高等教育资源云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基于微信的云平台的优势
中国在经历了古代海运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也迎来了近代海运的衰败。从总体来看,我国海运在近现代的发展中大抵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逐渐衰败的晚清时期,第二个是有所发
“目前。在国内能生产2—3毫米超薄中高密度纤维板的企业仅有我们一家。”近日。去滁州市采访,安徽亚欧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杭麟童不无自豪地这样告诉记者。这家去年底投产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