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全麻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学变化及与困难喉镜暴露的关系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气道管理是医疗干预的重要技术,是成功进行有效治疗和抢救患者的前提和保证。临床工作中时常发生不同原因导致声门暴露欠佳,出现气管插管的困难或失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全麻诱导后上呼吸道肌肉松弛会导致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可能引起困难气道的发生,据报道,麻醉事故死亡病例中约30%与困难气道处理失败相关,50%以上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由气道管理不当引起。大约90%以上的困难气道病人可以通过术前评估发现。各种教训证明困难气道处理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而目前麻醉医生对困难气道的预测仍有很大局限。因而本研究探讨采用便携式床旁超声,实时动态探测全麻诱导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学变化,以期探明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提高评估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为气道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目的:探寻困难气道的早期预测、评估的思路。次要目的:使用超声测量全麻诱导前后上呼吸道组织数据变化情况;探讨全麻诱导后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与困难气道的相关性。方法:经过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查号:NO.ZYYECK[2018]041)和预实验样本计算后,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需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100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ASA 1-2级;无困难气道病史者;无口腔颌面部及上呼吸道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和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无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接受测量。排除标准:患者拒绝接受或精神异常者。第一部分:观察测量全麻诱导前后超声下上呼吸道形态学变化;麻醉诱导前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患者、性别、ASA分级、体重、身高、颈围、张口度、甲颏间距、Mallampati分级等,使用超声测量上呼吸道的解剖参数后,进行常规麻醉诱导,面罩通气5min,去除面罩。再次使用超声测量麻醉肌松后上呼吸道参数。其中两次超声测量参数有:颞下颌移动度、皮肤至舌下表面距离、舌体最厚处厚度、舌颏间距、舌骨至皮肤的距离(舌骨深度)、舌骨体宽、会厌下表面距离皮肤的距离(会厌深度)、声带可视度以及声带前联合深度和清醒情况下气管在环甲膜平面、甲状腺峡部平面和胸骨上窝平面的内横径和深度。主要观察结果:比较两次超声测量的上述参数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寻找麻醉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情况;第二部分:探讨并比较麻醉前超声测量数据和临床常用参数与Comack-Lehane分级的关系。超声测量完成后使用直接喉镜观察受试者CL分级,根据CL分级是否大于等于2b,分为喉镜暴露困难组和非困难组。最后进行常规的气道管理和麻醉维持以及后续手术过程。麻醉期间监测受试者Narcotrend值(维持其在D2状态)及肌松TOF值(TOF值<4%),保持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SPO2等位于正常值水平。主要观察结果:分析各变量在困难喉镜暴露组和非困难喉镜暴露是否存在差异。比较麻醉肌松前超声测量数据与临床常用方法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究最佳预测方法。成果:本研究成功纳入104名受试者,定义CL分级大于2b为困难喉镜暴露,故困难气道发生率相较于其他定义CL分级大于3为困难气道的实验高,困难气道的发生率为28.85%,其中男性占比13.46%,女性占比15.39%,性别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部分,麻醉前皮肤至舌下表面的距离、舌颏间距、舌骨深度、会厌深度分别为15.7(13.0-17.8)mm、45.1(42.2-48.1)mm、8.7(6.7-10.4)mm、19.7(16.6-21.9)mm而麻醉后变为:17.3(14.5-19.1)mm、41.0(38.1-43.2)mm、7.1(5.4-8.7)mm、19.3(16.4-21.4)mm、差异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麻醉后肌肉松弛皮肤至舌下表面距离增大,舌体下坠更靠近上颚,舌颏间距缩短,舌骨深度变小,舌骨上浮,提示麻醉后舌骨上浮的同时往颏骨方向移动,且有舌根后缀可能。而麻醉前后舌骨体宽、舌体厚度、声带前联合深度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本研究中采集常用临床预测参数包括颈围、张口度、甲颏间距、改良马氏分级,其中张口度法预估困难气道的敏感度为40.90%,特异度为74.39%。使用甲颏间距预估困难气道的敏感度为42.86%,特异度为74.70%。以颈围≥41cm为预估困难气道发生风险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0%和73.0%。而改良马氏分级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存在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高达85.33%。当清醒时会厌深度>21.3mm时,预测困难气道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分别为69.70%、90.14%。第三部分,最后对于麻醉前气管在环甲膜、甲状腺峡部、胸骨上窝的形态,气管可能在环甲膜处至甲状腺峡部有稍许变粗,且有加深趋势(可能与甲状腺有关),但自甲状腺峡部至胸骨上窝时气管内横径呈现较为明显的缩小,其深度也可能有由于下颈部至胸段肌肉的增多而逐渐增加。结论:超声测量麻醉前后上呼吸道参数变化,能证实麻醉肌松后舌体下坠更靠近上颚,舌骨深度变小,舌骨上浮,舌颏间距缩短,提示麻醉后舌骨上浮的同时往颏骨方向移动,且有舌根后缀可能;在比较常用临床预估困难气道的方法与超声下测量参数对困难喉镜暴露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后发现,相较于其他临床评估方法,清醒时,超声下会厌深度对困难喉镜暴露更有预测价值。最后,气管在环甲膜处到甲状腺峡部至胸骨上窝延伸时,内径呈先有微弱的变粗再较为明显的缩小,其深度也可能有由于下颈部至胸段肌肉的增多而逐渐加深。
其他文献
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消费,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本文从有利因素和主要挑战两方面分析当前内蒙古新型消费面临的政策环境,在深入总结内蒙古新型消费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新型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围绕释放消费需求、强化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动力、提升消费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内蒙古
外泌体是细胞活化或凋亡过程中释放的含多种细胞特有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细胞外囊泡亚型,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细胞间通讯介质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血小板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血小板源性外泌体(platelet-derived exosomes)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外泌体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及需要解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居民消费升级将发挥关键效用。文章首先从居民消费升级内涵及历程出发,明确居民消费升级特征呈现出消费个性化、消费便捷化、消费颜值化、消费绿色化。在此基础上,从塑造服务消费业态、优化消费结构、联动要素资源、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四个维度切入,探究居民消费升级助力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机制。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如今居民消费升级助力双循环新格局运行中依然面临消费有效供给不
目的:调查危重症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天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2例具有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危重病人,调查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0.45%。危重病人住院时间长,体温高,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异常,血氧
黄铁矿是特殊的含2价铁的弱磁性矿物,通过调节矿浆温度和pH值增强其磁性,即所谓"自磁化",并将自磁化反应产品磁性黄铁矿作为磁种用于黄铁矿石的浮选,提高浮选的回收率。通过自磁化试验、VSM磁性测定、XPS能谱分析、浮选试验以及激光粒度分析,研究黄铁矿的自磁化及其在黄铁矿浮选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黄铁矿最佳自磁化条件为:矿浆pH值为11.81、温度为65°C;黄铁矿自磁化后磁性变强的原因是自磁化后黄铁矿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联合卡介苗(BCG)对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探讨猪苓多糖协同BCG治疗膀胱癌的免疫学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寻找新的膀胱癌治疗策略和治疗靶点提供分子依据。方法:1.制备OH-BBN诱导的Fisher344大鼠膀胱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膀胱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猪苓多糖组、BCG组、猪苓多糖高剂量组联合BCG组、猪苓多糖中剂量联合BCG组、猪苓多糖低剂量联合BCG组,以膀
中国老年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家用医疗产品的交互设计如何满足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获得老年群体的认可;如何运用先进的、科学的设计理念完成老年相关产品设计,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以分析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为基础,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家用医疗产品交互设计的设计方式与方法。
应急管理部门当中的档案,指的就是在针对一些应急事件进行管理时所产生的所有原始记录,对它们的总称就叫做应急管理档案。伴随着应急管理部门的重新组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针对复杂的应急管理档案进行整合、建立与收集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吉林省公主岭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进入21世纪以后,降水骤然减少。由于自然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旱象严重,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也正是由于当地这种干燥的气候特征
期刊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中医辨证以本虚标实,但虚实邪气的程度分别对病情的影响尚无确切证据。西医病理认识及治疗常用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证素评分与严重程度的关系。2.初探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与补体系统活跃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启发下,对超重人群积极干预治疗,进而避免后续代谢综合征系列疾病的发生,达到积极疾病防治作用。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中医体质分型基础上的中医综合干预在体重管理中的有效性,评价中医综合干预对超重人群体脂率、腰围等改善情况。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的门诊和体检中心,筛选符合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痰湿质超重志愿者共48例,遵照临床科研设计规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生活方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