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指导及其法律控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指导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行政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而产生和发展的。传统的以“命令——服从”为特点的行政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与局限性,它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关系,其法律上的强制性限制了相对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自由——这个法哲学价值的实现。而行政指导似乎是解决现代条件下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矛盾的一剂良药。本文突破单纯法律范围,分析了行政指导对自由、公正、秩序、利益等人类所公认价值范畴的促进作用。   行政指导在法律上无强制力,但并不代表其无事实上的强制力,恰恰相反,由于行政机关在社会上的强势地位及其掌握的巨大资源,使行政相对方出于各种利益的考量,在事实上不得不服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本文采用一般性+特殊性的思维模式,从行政指导中存在的信赖利益、诱导利益等出发,指出了行政指导异化为一种行政命令的可能性,再将其一般异化可能性放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加以考察,最后指出了中国行政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控制的手段是多样的,本文对比了在对行政指导进行控制中法律与其他手段的利弊,说明了法律在控制行政指导中的最重要地位,关于如何对行政指导进行法律控制,首先要确立控权模式,本文分析了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中的严格行为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的优缺点,结合行政指导自身利益特点,确定了以正当程序模式为主的行政指导法律控制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从主体、内容、程序、责任与救济四方具体构建控权体系。在程序方面,本文将听证、行政资讯公开等现代行政法律中的核心制度引入其中。 在法律责任与救济方面,本文采用博奕方法论并借鉴吸收民法的归责原则,设想了行政指导法律责任的归责,并从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四方面建立相应救济制度。   
其他文献
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不动产交易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典习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已相当发达且复杂。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进行法律改革。改革的方式是用西方的
本文共分六章,约52000字.在第一章"权利穷竭原则概述"中,作者探讨了权利穷竭原则的定义,并且就该原则的历史发展,社会经济背景,适用范围和条件,学界有关学说等进行了研究,指
随着四十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错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大气污染、江河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并且由于大气、水流的固有特性,环境问题也都呈现着区域性的特点。既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保护环境,这不仅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和殷切希望,也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必
本文分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 前言简单介绍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概况,并就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等基本问题做了说明。 正
本文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贸易、公共健康、知识产权等的关联和冲突,并重点探讨在TRIPS协议和《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框架内解决公共健康与知识产权的
现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意指法人的“统治”和管理。公司法上与此相关的制度是公司法人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的实体和程序性要求,是关于公司各要素之间关系构造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