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喝足这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主要体现在有形产品上,而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无形产品上,服务作为无形产品,新兴行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服务的要求也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随着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人们亲历的赛事越来越多,而就田径运动而言,近几年,每年举办全国性的大型田径赛事多达50多场,其中既包括面向专业运动员的锦标赛、大奖赛、竞走比赛等专业型赛事,也包括面向社会大众的马拉松等路跑比赛。随着赛事的不断增多,观众、媒体、赛事组织者与管理者除了关注比赛结果之外,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与竞赛相关的服务质量,而就竞赛本身而言,体育竞赛服务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大型田径赛事中,服务的对象除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观看比赛的观众,还有参与比赛的众多媒体、赛事赞助商,当然还包括政府官员和领导。运动员作为竞赛的主体,在整个赛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田径赛事的组织者提供给运动员的服务是否能满足运动员的需求,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使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使得比赛水平更高,更加具有观赏性,是以运动员为对象的竞赛服务质量的要素。本文以大型田径赛事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调查运动员对竞赛服务质量期望度和满意度,探求我国田径竞赛的服务效能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为田径赛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提升田径赛事运行和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和调整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改进服务质量的建议有:1、对于大型田径赛事服务质量进行定期测评,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应运动员的需要。2、在各个方面跟国际接轨,使整个赛事向国际化标准看齐。3、加强赛事赞助,使赞助商成为媒体与赛事的桥梁,提高田径赛事知名度。4、提升国内大型田径赛事服务质量可以从移情性入手,加强观众和媒体的参与度,加大对田径赛事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