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与《华商报》雾霾报道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雾霾席卷全国大地,引起人们的阵阵恐慌。雾霾作为一个全新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北京开始将PM2.5的指数作为判定雾霾天气的标准。3年过去,雾霾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陕西地区也未能幸免,全年蓝天天气不足一半,空气质量令人堪忧。雾霾这个词语开始逐渐被市民熟知,我们思考着如何治理雾霾,如何让我们的家人远离雾霾的侵袭,媒体的报道为我们获取雾霾信息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文将依据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西安晚报》和《华商报》的雾霾文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探讨两报在雾霾报道中的相同、差异之处,议题建构的特点,议程设置的不足,以及依据议题设置的持续性建构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纸质媒体特别是都市报在雾霾报道中更好进行报道提供依据。选取《西安晚报》和《华商报》2016年度雾霾报道为研究对象,因为两报是陕西地区知名度和读者群较大的都市报,《西安晚报》有效样本为83个,《华商报》有效样本109个。通过分析研究,《西安晚报》和《华商报》确实存在着相同相异的地方,比如在数量上,两报都十分重视雾霾报道,存在季节性报道方式:在议题类别上,两报议题多元化,倾向于官方议题;在版面编排上,《华商报》更富有创新型,更易抓住读者注意力,强调议题等。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两报在议题建构上的特点,发现两报以数量和时间节点强化议题,版面编排贴近受众,多元化主题引导受众,权威信源定义议题。并继续探讨两报在雾霾议题建构中存在着公共话语失衡、议题比例失当、缺乏公众察觉等问题,进而对两报在今后的报道中提出创新性路径研究。希望两报能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在报道中的作用,强化议题建构的功能,重视受众反馈,主动承担大众媒体舆论引导的责任,提升记者的责任内涵。本研究认为分析《西安晚报》和《华商报》的雾霾报道,可以引导大众传媒特别是都市报纸认识自己议题建构的特点,积极地建构雾霾议题,改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公众关注环境污染,真正做到关心环境、热爱环境保护,促进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真正令雾霾问题得到彻底治理,实现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城轨列车的作用日益显著。城轨列车运量大、速度快,其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对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有着重要意义。轮对作为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控制焚烧炉的温度,采用由脱酸塔和布袋除尘器组成的烟气净化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生成,达到国家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
目的探究重度混合痔临床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13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术后大出血症状,观察分
康德国际法思想是构建现代国际法律秩序的重要理论根源,它体现了康德对人类永久和平的向往。康德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提出"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自
分析当前中医临床科研所存在的问题 ,并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医临床科研的对策。认为应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证的宏观客观化研究 ,了解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 ,分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门立功唐自初期,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边塞生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投笔从戎”报效边庭
目的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常规手术与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该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份收治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