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作为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国外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抛补利率平价在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货币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金融危机发生以前,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之间抛补利率平价是成立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抛补利率平价表现出持续的偏离。此后,偏差的致因开始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其中,美元指数、外汇市场流动性等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之间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驱动因素。国内方面,早期研究表明中国不具备抛补利率平价成立所需的前提条件,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成立的条件也更加充分。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探讨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普遍认为,除了资本管制类因素以外,风险类因素对偏差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美贸易摩擦事态反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时代背景,以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抛补利率平价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发展历程、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改革历程以及外汇管制的开放历程;其次,将偏差纳入抛补利率平价等式,重新推导偏差的计算公式;然后,选取2006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中美利率和汇率数据,计算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时序特征,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的适用性;最后,利用经典OLS回归等计量方法考察美元指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811汇改”对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811汇改”后抛补利率平价在人民币在岸市场的适用性明显提升;(2)美元指数对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影响显著为负,当美元走强时,偏差将缩小,抛补利率平价更趋向于成立;(3)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影响显著为正,当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时,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将扩大;(4)“811汇改”是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重要影响因素。“811汇改”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汇改后人民币抛补利率平价偏差显著降低,与偏差数据特征吻合。同时,本文发现“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在岸市场抛补利率平价偏差的影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