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社会生产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易被违法犯罪活动所利用。近年来,作案人在作案时使用物联网设备已成为侵财案件的新特点,在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接触型侵财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作案工具智能化、高效化和远端化使侵财案件的侦防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鉴于物联网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核心在于将设备产生的数据传输至软件平台再进行可视化展示,根据物联网数据的时序性、实效性、现实关联性等特点,通过对物联网数据及其形成过程、传输方式的分析可知,将物联网数据帧头中的物体、通信和应用三类标识符物理寻址便可获取物联网设备产生数据的时间、唯一识别码等信息,由此可作为公安机关应用物联网数据的技术理论基础。同时,由于在侵财案件中大量存在涉及作案目标、作案工具、案发地点周边设施、作案人伴随设备的轨迹数据、设备唯一识别码、日志数据、元数据等物联网数据,公安机关也相应具备了应用物联网数据的现实基础。在侦查实务中,部分省市公安机关已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数据防控盗窃类侵财案件的实例,也出现了将物联网数据作为侦破线索的案例。因此,物联网数据可在公安机关侵财案件侦防工作中应用。在侵财案件侦查方面,公安机关将侵财案件中的物联网数据与案发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关联、聚类分析,可在作案时空、作案人身份、赃物流向等方面提供研判依据。在侵财案件防控方面,公安机关分析侵财案件中的物联网数据,掌握案发规律,研判出侵财案件的高危人群、治安薄弱地点、易受侵害群体等信息,依托物联网数据在时间、地点、空间三个纬度对侵财案件高发区域进行的态势感知、高危人群管控、智能巡控等方面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