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数据在侵财案件侦防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社会生产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易被违法犯罪活动所利用。近年来,作案人在作案时使用物联网设备已成为侵财案件的新特点,在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接触型侵财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作案工具智能化、高效化和远端化使侵财案件的侦防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鉴于物联网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核心在于将设备产生的数据传输至软件平台再进行可视化展示,根据物联网数据的时序性、实效性、现实关联性等特点,通过对物联网数据及其形成过程、传输方式的分析可知,将物联网数据帧头中的物体、通信和应用三类标识符物理寻址便可获取物联网设备产生数据的时间、唯一识别码等信息,由此可作为公安机关应用物联网数据的技术理论基础。同时,由于在侵财案件中大量存在涉及作案目标、作案工具、案发地点周边设施、作案人伴随设备的轨迹数据、设备唯一识别码、日志数据、元数据等物联网数据,公安机关也相应具备了应用物联网数据的现实基础。在侦查实务中,部分省市公安机关已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数据防控盗窃类侵财案件的实例,也出现了将物联网数据作为侦破线索的案例。因此,物联网数据可在公安机关侵财案件侦防工作中应用。在侵财案件侦查方面,公安机关将侵财案件中的物联网数据与案发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关联、聚类分析,可在作案时空、作案人身份、赃物流向等方面提供研判依据。在侵财案件防控方面,公安机关分析侵财案件中的物联网数据,掌握案发规律,研判出侵财案件的高危人群、治安薄弱地点、易受侵害群体等信息,依托物联网数据在时间、地点、空间三个纬度对侵财案件高发区域进行的态势感知、高危人群管控、智能巡控等方面的防控。
其他文献
采用Sol-gel法制备ZrO2/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复合材料,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范围为1035~1065℃,晶化温度约为870℃条件
大学的艺术教育,无论是设计还是纯艺术,学生首先学到的是系统的艺术规则和运用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实施步骤和统一的评价标准等,而严谨、规划的课程是以训练
对影响假丝酵母和白地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因素:菌龄、破壁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进行了研究。在综合比较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基础上,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