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至2013年对洋山港近岸海域大、小洋山码头以及港区航道区域浮游动物进行生态调查,分析洋山港海域浮游动物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多样性等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1、在对洋山港大、小洋山码头两周年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的调查中,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31种,占种类总数的77.5%;其次为腔肠动物3种,占种类总数的7.5%;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各2种,各占种类总数的5%;毛颚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各占种类总数的2.5%。其中2012年的大、小洋山码头中,浮游动物密度最高的月份均为8月份,分别为34.36ind./L和45.82ind./L。密度最低的月份均为12月份,分别为0.03ind./L和0.14ind./L。在2013年的洋山港大、小洋山码头的浮游动物调查中,小洋山码头密度最高出现在5月份,为2.37ind./L,密度最低出现在1月份,为0.04ind./L。而与之相对的大洋山码头密度最高出现在7月份,为1.54ind./L,密度最低出现在1月份,为0.01ind./L。2012年两个码头优势种均为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tetraspina)(小洋0.079、大洋0.073)、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小洋0.043、大洋0.055)以及帚毛虫(Sabellaria)(小洋0.062、大洋0.057);2013年,优势种有所改变,为四刺窄腹剑水蚤(L.tetraspina)(小洋0.306、大洋0.311)、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小洋0.092、大洋0.106)以及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小洋0.025、大洋0.023),小毛猛水蚤(Microsetella norvegica)(0.022)为2013年大洋山码头的优势种。通过两年的比较不难发现优势种种类有所增加,且突出优势种更为显著,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秋、冬季节密度低,而春、夏季节密度高。  2、2012年对洋山港航道浮游动物进行季节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53种,其中节肢动物43种,占种类总数的81.1%;其次为腔肠动物3种,占种类总数的5.7%;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脊索动物各2种,各占种类总数的3.8%;毛颚动物1种,占1.9%。浮游动物的密度呈现春季与夏季高的双峰特性。全年平均密度为19.67ind./L。其中8月份最高,为121.48ind./L,12月份最低,为0.10ind./L。共发现有6种优势种,其中四刺窄腹剑水蚤(L.tetraspina)为全年优势种,且在冬季优势最强,优势度为0.48,夏季最弱,优势度为0.04。克氏纺锤水蚤(A.clausi)为春、秋、冬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为夏季和秋季的优势种,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为夏、秋、冬季优势种,帚毛虫(Sabellaria)仅为春季优势种,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为秋季优势种。针刺唇角水蚤(Labibocera euchaeta)已不再是优势种。由于季节的变化导致浮游动物生物种类变化较为明显。  3、2013年对由于采样地点的变化,所以对洋山港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第二次调查,在调查中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31种,占种类总数的77.5%;其次为腔肠动物3种,占种类总数的7.5%;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各2种,各占种类总数的5%;毛颚动物与脊索动物各1种,各占种类总数的2.5%。由于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浮游动物呈现明显的季节特性。其中8月份采集到的浮游动物密度最高,为21.86ind./L。而10月份采样中浮游动物密度最低,为1.31ind./L,较2012年有所增加。不同月份所采集到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不同,其全年优势种为四刺窄腹剑水蚤以及针刺拟哲水蚤,而其余优势种则在不同航次中不同季节中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设计在几万英里长的输电线路上爬行的机器人可以帮助检查北美地区大量老化的电网线路基础设施,而不需要借助载人直升机进行检查。  电力研究所的——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服务于公共事业部门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了一个140磅重(约63.5千克)6英尺(约1.83米)长的机器人样机,他们在6月晚些时候在户外实验场对其进行了首次测试。这个设备使用定型卷夹夹住电线沿着电线移动。它可以处理旧的电缆塔,使用电
介绍了一种随机海洋波谱模型,分析了波谱模型中的波幅计算的三种频率谱函数。针对不同海风条件(风速和风向),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比较。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随机海
本文研究了甘草素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免疫机能的影响、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和HB-101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免疫多糖对日
中西太平洋是我国金枪鱼围网渔业的主要作业区域,鲣鱼是主要目标鱼种。当前,燃油成本的不断增长、作业天数管理制度的出台等,使得如何增加有效作业时间、、减少寻找中心渔场的时
益生菌通常是一种或多种活的微生物,足够数量的益生菌对宿主本身是有益的。如今,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成为其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益生菌在鱼类营养,抗病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