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传世之作《荆棘鸟》自问世以来引起来极大的轰动,一代的读者都被小说中曲折动人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美丽而严峻的自然环境以及那种神秘悲剧命运观深深吸引着。多年来,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命运论等方面,本论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也就是从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出发,研究阿尼玛、阿尼姆斯对小说中人物的影响。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小说内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尤其是阿尼玛,阿尼姆斯理论以及论文结构概述。在第二部分到第三部分中,作者利用荣格的理论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评论。按照阿尼玛,阿尼姆斯发展及影响程度将主要人物分为三类,受到抑制的阿尼玛,阿尼姆斯;过度发展的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适度发展的阿尼玛,阿尼姆斯。除了分析各个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异性特质外,文中还探析了造成阿尼玛,阿尼姆斯不同发展程度的原因以及对个人心理,两性关系带来的影响,以及考琳·麦卡洛本人所具有的阿尼姆斯和她对女性心理发展的见解和期望在主人公梅吉和朱丝婷身上的体现,指出正是由于考琳自身的异性体验,才能如此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最后,通过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荣格的理论,只有当阿尼玛,阿尼姆斯得到适当的发展,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达到平衡的状态,个人心理才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两性关系才能够融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