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青年的“宗教热”现象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当代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该地区的青年信教现象备受国人关注。本文由绪论、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状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的利弊分析、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当地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引导对策探讨这五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具体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详细地说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相关概念界定及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可以归结为近几年来青年群体中信仰宗教人数的剧增以及青年对宗教文化的热衷。青年“宗教热”现象不仅表明青年对宗教所持的态度,同时也表明青年信教现象对社会与青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简言之,青年信教现象源于青年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人生困惑、心理需求等的反映。因此,本研究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的探讨上,而且还体现在对青年日常生活的关注上。由此也触发了本研究所希望达到的三个主要目的:第一,通过对晋江市青年信教现象的实证分析以了解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现状;第二,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已掌握的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的利与弊以及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主要因素;第三,通过上述研究,探讨正确引导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主要对策。在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时,本文涉及了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与青年期、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等几个目前在学术界仍有争议的概念,并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它们的看法和主要观点。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又是非常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因此这一部分除了对它们进行界定外,还对它们进行了粗略的比较和分析。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视角出发来研究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视角出发,正确把握本课题的研究立场;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视角出发,积极引导信教青年群体,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在研究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文献法、问卷法之外,本文还十分重视对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群体的信教现象与其他时期、其他地区、其他群体的信教现象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以期全面地把握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
第二部分: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状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与比较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现状,归纳其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在本课题进行调查的455名青年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青年有93名,占总体的20.44%。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以及对个案访谈材料的梳理,笔者发现与其他时期、其他地区、其他群体的信教现象相比,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信教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本章分四节来分析这些新特点:第一节:从信教群体来看,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群体出现复杂化现象,具体有年轻化、高学历、男性增多、分布广泛等现象;第二节:从信教途径来看,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途径出现多样化现象,其接触宗教的途径主要有家庭氛围的感染、人际关系的鼓动、宗教传媒的影响、传教行为的渲染;第三节:从信教动机来看,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动机出现非功利性的特点,其接触宗教的动机主要是寻求心灵的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第四节:从信教立场看,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立场出现易变性的特点,其宗教信仰的易变性主要体现为从有宗教信仰向无宗教信仰的转变以及从一种宗教信仰向另一种宗教信仰的转变。
第三部分: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的利弊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阐述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对社会与青年的影响。首先,鉴于宗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长期性以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特有的积极功能,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的积极影响。第一,宗教信仰通过对信教青年共同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意识的提升以及对青年个体目标与行为的整合,从而促进信教青年群体的安定团结以及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二,宗教信仰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规范信教青年的个体行为与社会角色扮演并约束、控制与影响青年的道德行为,以实现其促进信教青年诚信友爱的功能:第三,宗教信仰以其特有的心理调节功能,通过调节青年与自然、青年与自我、青年与他人、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教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谐。其次,鉴于宗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对现实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深刻论述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现象的消极影响。主观上,宗教信仰不仅导致青年政治意识淡化,而且导致青年误信神灵论、地狱说等唯心主义谬论;客观上,由于宗教自身的复杂性以及特性,宗教信仰还将使青年面临着教派纠纷、违法违纪宗教组织与活动的危害。以上这些不仅损害青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扰乱青年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第四部分: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论述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社会因素与青年个体因素。第一节,本文从经济、政治与文化三个社会因素出发,分别从不同维度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对当代青年生活的影响、当前社会中的价值多元化现象对当代青年信仰的影响、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对当代青年思想的影响,以上因素从客观上导致青年走上宗教信仰的道路。第二节,本文从青年个体的心理因素出发,分析导致青年信教的心理要素:青年填补精神信仰空虚的需求心理、青年经历中的挫折感及逃避心理、青年富于幻想的好奇心态及兴趣心理、青年反传统的逆反心理。这些从主观上导致青年最终选择皈依宗教。
第五部分: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引导对策探讨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当代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信教的基本途径:一是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具体必须认清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的相适应;二是完善社会服务制度,应该做到完善文化设施与健全法律制度;三是加强青年教育,具体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在这一部分还指出了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