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尾缘压气机叶片气动特性分析及噪声预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压气机作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其核心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研制水平。飞机在飞行时,压气机叶片在频繁的变进气工况条件下(气流进气攻角不断变化),叶片表面会出现复杂的流动现象(如流动分离、旋涡脱落等),这将对发动机的性能、稳定性、效率及噪声等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压气机往高负荷、高增压比的方向发展,当压气机时常工作于高攻角或临界攻角状态下,虽然此时压气机的增压比最高,但叶片流动损失也很大,且常伴随着强烈的漩涡脱落,一旦脱落涡完全堵塞流道,将引发叶片旋转失速,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临界攻角状态下的涡脱落也是压气机的主要噪声源。因此,开展临界攻角状态下压气机叶片的气动性能及气动噪声研究,对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意义重大。鸮类翅翼的锯齿结构作为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仿生流动控制技术,在降低噪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得到实际应用,如锯齿尾缘风力机叶片、锯齿尾喷管等。锯齿结构降噪主要是通过对流场的控制实现,如改变流动分离点的位置、改变涡系结构等,这样的改变对流动损失及稳定性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临界攻角状态下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性能、流动损失、气动噪声特性,旨在获得一种不影响临界攻角时压气机的压比,且能提高压气机的稳定性(失速裕度)、降低流动损失及涡脱落噪声的最优锯齿尾缘叶片构型,为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及声学设计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翼型单元作为设计叶轮机械(风扇、压气机等)的基本元素,也是研究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的重要介质,因此基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NACA651210叶型叶栅进行几何建模,以叶栅为基础建立基准叶片。考虑到工程应用和数值网格划分,采用内切方式对基准叶片进行锯齿结构处理,获得六种不同相对齿高的锯齿翼型叶片模型。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该方法能够精准地捕捉锯齿细微结构附近的小尺度湍流流场并获得气流流动分离的详细信息。(2)通过Smagorinsky亚格子应力模型的大涡模拟,研究了不同攻角下基准叶栅的气动噪声及气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攻角的增大,压气机叶栅的气流转折角、压升系数及流动损失逐渐增大,当达到临界攻角(α=18°)时,压气机压比最高,但流动损失也较大;当攻角超过临界攻角时,叶栅吸力面发生严重流动分离,叶片发生旋转失速,气动性能急剧下降,损失迅速增大;在小攻角下(α=5°),叶栅脱落涡主要以低能量、高频率的小涡为主,尾缘处的噪声表现为离散特性,声压级峰值出现在高频处;当攻角达到10°时,尾缘脱落涡出现了频率较小的类卡门涡街,尾缘处的噪声离散特性较为明显,且涡脱落频率与噪声的声压级峰值频率基本相同;在大攻角下(α=15°、18°),不仅存在尾缘脱落涡还存在吸力面脱落涡,由于不同尺度涡的演变导致尾缘处的噪声高频段出现宽频特性。(3)通过叶栅攻角特性的研究得知,在临界攻角下叶栅的流动损失最大、扩压能力最强,同时还伴随着剧烈的由脱落涡引起的气动噪声。因此为了提高翼型叶片的稳定性,在不影响叶片的扩压能力下,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临界攻角状态下的流动损失及气动噪声迫在眉睫。故研究了临界攻角下六种不同齿高比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研究表明:临界攻角下,锯齿尾缘结构可以使边界层分离点提前,并降低分离区的动量厚度及流动分离区的损失、减少叶片附面层厚度,从而抑制吸力面边界层分离、延缓叶片失速。同时,锯齿结构还可以将沿着锯齿展向的大涡破碎成小涡,促进小涡演变成湍流脉动,避免脱落涡堵塞流道,使叶片流动尾迹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流动损失,这也有利于降低涡脱落噪声。综合考虑稳定性、流动损失、增压能力及气动噪声,齿高比在1.2左右的锯齿叶片性能最佳。相较于基准叶片,在不影响增压比的情况下,最佳锯齿叶片可以提高11.7%的稳定性并减少28.1%的流动损失;通过尾缘脱落涡涡量预测,至少可以减少12%的气动噪声。
其他文献
当前环境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是一种镉/锌超积累植物,能耐受高浓度重金属镉和锌的胁迫,而且还可以把根部吸收的大部分镉和锌转运并富集在植株的地上部,是
空气质量的优劣与人民的幸福指数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中国近几十年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镇迅速扩张,环境问题凸显。很多地区正遭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数以百万计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不良的空气质量引起的。因此,对空气质量的科学分析和准确预测,成为决策部门与相关人群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预防疾病的必要条件。大气污染物浓度是和时间及空间相关的序列,其不仅在序列内部存在时间关联,序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孔子曾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李白通过游览大好河山,写下来很多不朽的诗篇。西方国家圣经中记载着“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历,都透露出古代东西方游学交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201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借鉴日本“修学旅行”,倡导在国内进行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将安徽,江苏
工程项目存在诸多特性,包括较长的施工周期、较大的投资金额、复杂的施工工艺等,同时,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等多种内外部风险也会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使工程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风
随着全球对燃料油中硫含量要求的日益苛刻,开发研究生产和使用满足人类生态环境要求的超低硫甚至无硫燃料油是各国在燃料油脱硫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由当前来看,在燃料油中使
苯乙烯和环状内酯是高分子合成化学中常见的单体,大多数路易斯(Lewis)酸可以催化它们的聚合反应。三(五氟苯基)硼烷[B(C6F5)3]是一种非传统的Lewis酸,广泛应用于各类聚合反应的研究
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问题,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反映古气候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汉中盆地处于汉江上游地区,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作为古大洋俯冲碰撞与古板块汇聚边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球不同时期的造山带中广泛发育。虽然在造山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仅占有很小的比例,但是它记录了洋壳或陆壳物质经历深俯冲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折返到地表的一系列动力学过程,是造山过程和动力学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本文研究的松多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长约100千米,位于南北拉萨地块之间,是一条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的大洋型俯冲带,它的发现使我
我国每年仅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就超过了二十万,死亡人员占比超过了25%,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汽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总结行人损伤的规律,对于准确还原事故过程,计算碰撞速度和判断事故责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常用的车速计算方法及其不足,简要总结了行人在事故中各部位损伤的耐受极限与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汽车与行
1绪论煤层气井围岩应力反映煤层钻井、压裂过程时岩石的力学状态,对于钻井过程中煤层气井井壁稳定与煤层气井压裂研究至关重要。煤层气井压裂改造方面,压裂液通过增大液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