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对PET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来源 :安徽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涤纶织物(PET)作为橡胶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以其优异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橡胶轮胎、传送带等领域。但因为PET本身化学活性不活泼,结构紧密、表面光泽手感良好、分子上缺乏带有极性的基团,致使其与橡胶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界面粘合效果,从而制约了涤纶拓展其应用市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改善PET增强复合材料布层间的粘合性能。本课题主要合成了四种不同间苯二酚/甲醛单体摩尔比(1:1.3、1:1.5、1:1.7、1:2)的甲阶酚醛树脂,通过“氨检”法验证酚醛树脂(RF)是否合成完全;然后在高温加热条件下由甲阶酚醛树脂制备出丙阶酚醛树脂,并通过红外分析、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技术手段对各酚/醛单体摩尔比RF树脂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由结果得出酚/醛单体摩尔比是1:2的RF树脂在升温的初始阶段失重过快,耐高温性不好;酚/醛单体摩尔比1:1.3的酚醛树脂分解温度较低,分解较容易,无法满足在特定温度(325。C)下熔融。将合成的系列甲阶酚醛树脂与丁吡胶乳等混合配制成酚醛树脂浸渍液(RFL液),通过改变预烘温度、预烘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试验条件研究制备RFL胶膜最优工艺并完成胶膜制备,得出的胶膜成型的最优工艺为:预烘温度是120℃,预烘时间是40分钟,焙烘温度是170℃,焙烘时间是20分钟。然后通过测试胶膜的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能谱分析等对其成分和柔性进行表征和分析。由结果得出酚/醛单体摩尔比为1:1.7时的酚醛树脂的拉伸强度最高,伸长率最小,不易变形,且其硬度也适中,其综合性能也是最优的。将配制好的RFL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并烘燥,然后与橡胶以两布三胶的形式复合,并通过加热加压硫化(硫化工艺为2.5MPa×150℃×25min),制备出PET增强复合材料。根据GB/T31334.1-2015的要求对PET增强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和常温粘合强度的测试与分析,得出间苯二酚/甲醛单体摩尔比为1:1.7时,PET增强复合材料布层间的高温和常温粘合强度都为最高;由于温度上升,致使分子间的运动更加猛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使得一些化学键断裂,涤纶与橡胶间的粘合界面发生破坏,从而导致PET增强复合材料布层间的高温粘合强度较常温时有一定的下降。综上所述,应该选取酚/醛单体摩尔比为1:1.7的甲阶酚醛树脂与胶乳等混合配制成RFL浸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使其在满足一定强度要求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柔性、耐热性,从而在改善涤纶与橡胶的粘合性能的同时,又使涤纶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且能在特定温度下熔融。在之后应用到输送带产品时,也能够满足生产对其强度、柔性以及布层间粘合性能的要求。
其他文献
<正>初次接触五禽戏是在一本泛黄的健身杂志上,简简单单的几招几式对于那时的我并没有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退休以后我才真正接触到这个博大精深的武学气功——五禽戏。当时
期刊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混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粉体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pH值对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
本文主要从转速、温度、时间等方面来讨论了钠化膨润土的最佳钠化剂、矿浆浓度、钠化剂浓度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最佳的钠化剂为Na2CO3、最佳浓度为4%以及矿浆浓度为加入30
得益于独特的二维量子限制效应以及层与层之间耦合微扰的消除,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MX2(M=Mo,W,Ti,Nb等;X=S,Se,Te等)、黑磷等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与其体材料相比,在电子学
露天矿山爆破是露天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安全监管的难点,如何对露天爆破作业前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对爆破后的露天边坡进行有效的评估检测,是当前露天矿山管理中值得总结分
<正> 马来酸(顺丁烯二酸)在催化剂硫尿的存在下,在80℃左右的温度下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富马酸(反丁烯二酸),而富马酸生产工艺是利用富马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马来酸在水中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活动,在目前的财务管理框架下,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实现对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管控,并通过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实现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科
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近年来,尤溪县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薄弱、高新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因其具有高模量、高导热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特殊用途。其完善的类石墨结构和高度轴向取向得益于中间相沥青分子的刚性二维平面结构。然而在纺丝时
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股重要的力量,成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方面的主流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出现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