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的产生——《白鹿原》经典化历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于1993年,自出版之初就受到广泛好评,在当时文坛堪称一枝独秀。《白鹿原》正是在读者、批评家的共同关注下走向阅读市场,为更多的读者所熟悉。《白鹿原》的轰动源于作者坚持纯文学写作立场和长达四年的写作修改。《白鹿原》是90年代纯文学的最后一次轰动,它成为90年代长篇无法绕过的经典。 《白鹿原》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它的经典地位逐步确立并得到巩固。《白鹿原》开始走进高校课堂,走进文史学者的视野,成为高校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课题。《白鹿原》同时被列入各类图书书系,进入各类排行榜,成为畅销书。《白鹿原》的经典化过程中各类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不可忽视。 陈忠实写作《白鹿原》继承了古今中外文学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创新。其中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中国当代陕西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对《白鹿原》有诸多影响。《白鹿原》在主题立意、写作手法、结构布局和人物设置多方面对前两者有借鉴之处。本文在探寻《白鹿原》文本经典化历程的同时也注意发掘构筑它的经典资源。
其他文献
在人们的最初印象中,傅雷(1908-1966)好像只是一位大翻译家,已有不少研究者围绕着他的翻译观进行研究,但对他的文艺思想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在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提供了一次有益探索,施蛰存无疑是一位可敬的拓荒者。但是施蛰存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是揭露了人类被文明与社
90年代以来,一批女性作家不约而同地涉足“家族史”题材,创作了一批全新的家族小说,它们形成了一个显著的文体特征,即如:相同的写作身份(女性作家)、相同的叙事模式(女性视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