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NPO一直处于快速成长与发展的阶段,作为NPO核心的社会责任,其相关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已有学者将社会责任尝试性的应用到NPO管理实践等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尽管我国NPO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其社会责任的承担,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随着我国NPO社会责任问题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这些本应该进行慈善行为的组织产生了怀疑。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认为NPO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关于社会责任的案例在标杆型NPO和社会企业中得以体现,但是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第二,大多数研究者陈述了 NPO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及问题,但是讨论多以案例和论述为主,缺乏实证的验证;第三,很多研究都是直接借鉴并引用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模型,但是能否直接运用NPO社会责任,其信效度的有效性是待定的,目前尚没有关于NPO社会责任模型的研究;第四,集中于探讨NPO社会责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都是作为理论上的阐述,很少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中介变量引入N P O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之中,来实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缺乏一个整合的分析模型。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NPO所面临的“社会责任缺失”和“内部管理缺失”这一现实和理论背景出发,采用定性研究验证了 NPO社会责任测量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满足”视角揭示了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基本逻辑。在文献的回顾和进一步的分析,建立了 NPO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满足”与绩效之间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中,根据中国情境下的NPO现实,选择浙江省慈善公益类组织为典型代表,以问卷调查方式来收集本研究相关数据,对于数据处理主要借助于SPSS、Amos等专业统计软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本研究所研究的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实证讨论和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总结:(1)NPO的利益相关者满足集中体现在内部顾客员工、外部顾客服务对象、资源提供者、政府、公众及媒体等,NPO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NPO对内外部顾客的的认同感,增加组织各种资源的获取,同时还可以增加外在的环境对NPO的依赖,有利于组织取得更佳的绩效。因此,利益相关者是组织使命的执行者,间接的影响着NPO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与此同时,NPO社会责任的履行,完善了组织内部管理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直接影响组织绩效。(2)本研究对6家NPO进行相关的深度访谈,内容编码和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并验证“浙江样板”的NPO社会责任测量模型,该维度主要包括:使命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三个维度,共8个测量指标;与此同时,本文引用了胡杨成(2008)对NPO的组织绩效构建的维测量维度,主要包括:财务绩效、服务对象绩效、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绩效四个维度,共12个测量指标;总结之前学者克拉克森等对NPO利益相关者相关分类和研究,主要包括NPO利益相关者的6个测量维度。(3)在对各个变量进行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对构建的研究模型用Amo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PO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满足均可以直接显著正向的影响组织绩效,与此同时利益相关者满足在NPO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经过实证验证了本研究所有提出的研究假设,并初步分析了 NPO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上述研究验证结果使得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但由于本文作者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使得研究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论文在最后结论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在未来尚需探讨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