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语文美育的实施,语文美育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美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对人进行关于美的教育。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美育的核心目标。审美能力由审美情感力、审美注意力、审美感知力、审美记忆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思维力、审美想象力构成。而审美情感力则是个体审美能力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它作为审美心理动力和审美体验能力,支配着整个审美活动,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对审美能力的整体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颇具人文性与情感性的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阅读是认识社会、自然以及人类自身,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阅读,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它集理解、认识、运用语言和文字于一体,阅读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传递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在审美情感力的培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致力于初中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的培养。以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资源,着眼于素质教育要求即全面发展人的培养目的,根据心理学、美育论、课标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初中生审美心理的特征,根据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初中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的培养的教学原则及其具体教学策略。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这几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审美情感力概述。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情感力、审美情感、审美情感力进行了诠释,分别区分了情感与情感力、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审美情感与审美情感力,并阐述自己对审美情感力的理解;第三部分:从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课标等深入挖掘了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情感力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阐述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阐述了初中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培养的教学原则。第六部分:基于理论的挖掘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初中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着重从审美态度并结合审美情感力形成的三个阶段提出初中阅读教学审美情感力的教学策略。当然,关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力的方式和手段是灵活多变的。本文提到的这些可操作性教学策略,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实际情况恰当的灵活运用,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