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不合肝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与胆道并发症:844例病人回顾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肝源需求和供肝数量之间的差距却逐渐在扩大,肝源的短缺造成许多患者在等待肝源的过程死亡。将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纳入常规移植可以有效地扩大肝源池。日本与韩国近年来广泛地开展ABO血型不合的活体肝移植,显示血型不合的活体肝移植受者生存率与血型相合的活体肝移植生存率无明显差距。我国肝移植供肝主要来自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国际有关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研究较少,国际的有关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免疫抑制经验也不能直接用于国内。此外,近几年来韩国有学者提出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只需解决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似乎吹响了将血型不合肝移植纳入常规肝移植的号角,然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基于此,本研究意在探索我国背景下ABO血型不合肝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与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的关系,有助于找到进一步改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预后的方法和对策。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接受肝移植的手术的患者,共纳入844例。首先,根据供受者ABO血型是否相合分为2组:即ABO血型相合组(721例)与ABO血型不合组(123例)。首先比较两组信息,并得到2组生存曲线,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Cox分析,获得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次,将所有资料纳入划分成肝移植后院内再移植或死亡组(99例)与存活组(745例),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分析获得肝移植后院内再移植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将肝移植后院内存活组(745例)分成ABO血型相合组(660例)与ABO血型不合组(85例),进行组间比较,并得到2组生存曲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获得肝移植后院内存活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对肝移植后院内存活组作胆道并发症与ABO血型不合的生存分析。最后将肝移植后院内存活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组(85例)分成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组(12例)与非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组(73例),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获得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844例肝移植案例显示ABO血型不合组更高CHILD评分(P=0.035)、更高MELD评分(P=0.002)、更多移植前接受人工肝支持(P=0.009)、更少自身免疫性肝病(P=0.028)、更少肝硬化(P=0.007)、更长冷缺血时间(P=0.001)、更多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P<0.001)、更多移植后住院期内院内感染(P=0.002)、更多移植后住院期内器官再移植或患者死亡(P<0.001)、更多胆道并发症(P=0.013)、更多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P<0.001)。ABO血型相合组与血型不合组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3.2%-71.7%、89.2%-65.7%、86.5%-59.4%、81.3%-50.0%、73.8%-46.5%、69.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44例肝移植受者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型不合(HR=2.612,95%CI:1.949,3.501,P<0.001)、移植前人工肝系统应用(HR=1.452,95%CI:1.033,2.040,P=0.032)、术中失血量(HR=1.000,95%CI:1.000,1.000,P=0.006)、移植后院内感染(HR=2.923,95%CI:2.157,3.961,P<0.001)。
  844例肝移植案例显示院内死亡或再移植组有更多血型不合(P<0.001)、更多再移植(P=0.010)、更高CHILD评分(P<0.001)、更高MELD评分(P<0.001)、更多移植前接受人工肝支持(P<0.001)、更多药物性肝病(P=0.007)、更少肝硬化(P=0.004)、更长手术时间(P=0.017)、更多术中失血量(P=0.026)、更多移植后接受人工肝支持(P=0.010)、更多移植后住院期内肝血管血栓事件(P=0.032)、更多移植后住院期内院内感染事件(P<0.001)。844例肝移植院内死亡或再移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型不合(OR=4.689,95%CI:2.826,7.782,P<0.001)、再移植(OR=2.932,95%CI:1.142,7.526,P=0.025)、移植前接受人工肝支持(OR=2.658,95%CI:1.555,4.545,P<0.001)、术中失血量(OR=1.000,95%CI:1.000,1.000,P=0.039)、移植后院内感染(OR=4.868,95%CI:2.948,8.038,P<0.001)。
  745例院内存活(远期存活)肝移植案例显示ABO血型不合组有更多丙型肝炎(P=0.03)、更长冷缺血时间(P=0.011)、更多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P<0.001)、更多胆道并发症(P<0.001)、更多胆道吻合口狭窄(P=0.023)、更多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P<0.001)。ABO血型相合组与血型不合组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7.1%-95.9%、94.3%-87.1%、88.8%-73.2%、80.6%-68.2%、75.5%-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745例远期存活肝移植受者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热缺血时间(HR=1.059,95%CI:1.027,1.092,P<0.001)、移植后院内感染(HR=2.692,95%CI:1.638,4.424,P<0.001)、胆道吻合口狭窄(HR=1.719,95%CI:1.058,2.793,P=0.029)、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HR=4.009,95%CI:2.004,8.020,P<0.001)。
  652例远期存活、排除胆道吻合口狭窄案例的肝移植案例ABO血型相合组与血型不合组移植物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检验:P=0.214,Breslow检验:P=0.148)。728例远期存活、排除弥漫性胆管狭窄案例的肝移植案例ABO血型相合组与血型不合组移植物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检验:P=0.459,Breslow检验:P=0.189)。666例远期存活、排除院内感染案例的肝移植案例ABO血型相合组移植物存活率优于血型不合组(Log-Rank检验:P=0.012,Breslow检验:P=0.004)。
  85例远期存活、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案例显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与无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组移植物存活率显著性差于无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组移植物存活率(Log-Rank检验:P<0.001,Breslow检验:P<0.001)。
  12例远期存活患有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平均随访时间16.0±11.8月(3.3-40.9月),随访截止时间内存活1例(8.3%),诊断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平均时间3.4±1.5月(0.7-6.9月)。
  结论:
  基于我中心在2015年起的844例死亡供体肝移植研究数据分析,受者全期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型不合、移植前接受人工肝系统支持、术中失血量与移植后院内感染。对于移植后住院内发生再移植或死亡的受者,发生再移植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型不合、再移植、移植前接受人工肝系统支持、术中失血量与移植后院内感染。对于移植后住院内未发生再移植或死亡、安全出院的受者,其移植物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热缺血时间、移植后院内感染、胆道吻合口狭窄与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当前仍应重点关注围术期,因其在院内有更高的再移植或死亡率,而重中之重是预防移植后院内感染,从而能提高我中心全期移植物存活率。对于出院后的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则应在移植后至少6个月内重点关注胆道并发症尤其是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的发生。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4.1%,但最终再移植或死亡发生率为91.6%。利妥昔单抗突破了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藩篱,扩大了肝源池,有利于挽救更多肝衰竭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在患者肝移植术安全出院后,除外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与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移植物存活无显著性差异。目前仍需解决较高的住院内再移植或死亡事件,探究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两个多月以后的8月初,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组织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其中一段关于页岩气未来开发产量的预计又一次惊动全行业。  引言:油气改革执行者猜测:页岩气成为油气改革突破口的通道很可能在未来被关闭;地质勘探者猜测:中国页岩气25万亿立方米的技术可采资源量或成疑问,气源是否充足仍是问题......而紧随猜测之后的便是资本市场对页岩气市场再一次的看空,这直接导致了一
期刊
能報警、能救命的太阳能车锁  导读:车锁虽然是自行车用户的必备工具,但它显然已经非常过时了。即便是最结实的车锁也无法抵挡蛮力,而你在车子被盗时却一无所知。  车锁虽然是自行车用户的必备工具,但它显然已经非常过时了。即便是最结实的车锁也无法抵挡蛮力,而你在车子被盗时却一无所知。最近,由前波音和Jawbone的工程师所设计的高科技自行车锁Skylock让车锁这种东西变得智能起来。  解锁  Skylo
期刊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记者袁于飞14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历时52天、航程6600海里、下潜十次的“蛟龙号”日前搭乘“向阳红09”船回到江苏江阴的苏南国际码头,完成了中国大洋第35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来自国土资源部、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验收组专家认为,本航段是我国从事大洋科考以来获取生物成果最丰富的一次。  第一航段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介
期刊
占星术在印度民间占有重要位置。大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小到个人生活的细节,印度人都会找占星师来看看星象。  占星术在印度民间占有重要位置。大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小到个人生活的细节,印度人都会找占星师来看看星象。找对象时,家长一定要请占星师看看男女两人的星象合不合,如果不合,趁早换人。开公司、建房子、做买卖……几乎事事要占星。除了专门宣传占星术的报刊、广告之外,印度比较大一点的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趋于广泛,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文献出版行业、电影电视业、医疗药品行业、工艺、农业以及其他领域内。由于电力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工业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迈进,使其达到自动化的预期目标。信息化的发展,使各种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其中包含的一项内容则是电气,由于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极为凸显。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  1.电
期刊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范围内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该病害是由水稻黄单胞菌属白叶枯病菌致病变种稻生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Ishiyama)(以下简称侵Xoo)染所致,可在水稻任意生长阶段侵染植株。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杀菌剂防效不佳,甚至导致病原菌抗性增强。因此,寻求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菌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水稻白叶枯病菌的重要毒性因子,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向寄主体内分泌效应蛋白,该系统可为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litchii)是造成荔枝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可侵染嫩叶、嫩梢引致枯萎,更易为害果实而造成荔枝果实采前和采后的大量腐烂,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商品价值。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因具备对环境压力小等特点,目前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荔枝霜疫病生物源天然产物,本研究对9株海洋真菌次级代谢粗提物进行了抑制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试验,其中一株海洋真菌的次生代谢粗提物对霜疫霉菌丝生长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然后对自该粗提物分离纯化出的2个量大化合物进行抑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其影像学下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伴骨赘形成,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等,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年龄,性别,遗传,肥胖和基因等因素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幸的是,OA的确切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这导致了目前缺乏有效的OA治疗方法。
  大量的研究显示,炎症反应(Inflammation)在
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结直肠癌非常容易发生肝转移,整个病程中有80-90%的病人会发生肝转移。局限性直肠癌的患者5年生存可达90%,而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至13%。因此目前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PD1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PDL1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与PD1具有高亲和力,当PD
第一部分京尼平交联II型胶原支架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
  目的:
  椎间盘位于脊柱的椎骨之间。它们有将施加在相邻椎体上的压力分散和保持脊柱灵活性的作用。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心,并被纤维环和软骨终板包围。髓核的退化将导致椎间盘力学性能的改变并引起椎间盘退变和慢性下腰痛。基于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组织工程是一种对于椎间盘退变有前景的治疗方法。II型胶原蛋白是髓核(NP)中的天然成分,并具有促进ADSC分化为NP样细胞的能力。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经过京尼平交联的三维(3D)II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