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复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采用一次性大剂量(60mg·kg-1)对wistar大鼠空腹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的方法,观察当归红芪提取物对DN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DN大鼠肾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等的影响,探讨当归红芪提取物对DN大鼠的作用及产生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9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60±20g,适应环境喂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抽取12只为正常组,剩下的大鼠则采用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STZ60mg·kg-1,正常组大鼠注射相等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0.1mol/L),三天之后大鼠尾静脉采血,如果测得的空腹血糖值≥16.7mmol·L-1,21天之后检测24h尿蛋白,若该值>30mg,就标志着DN造模成功。把造模时体重未达标的大鼠以及没有达到成模标准的大鼠18只剔除,剩余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当归红芪高剂量组、当归红芪中剂量组、当归红芪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为12只。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一次,当归红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8g·kg-1·d-1、3.6g·kg-1·d-1、7.2g·kg-1·d-1等不同剂量给药,西药组以17.5mg·kg-1·d-1剂量予厄贝沙坦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的超纯水灌胃,持续给药8周。所有大鼠均使用常规饲料饲养,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在给药的第4周和第8周末,对除正常组外的各组大鼠进行12小时断食但不断水的处理,之后检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8周末称大鼠的体重,把大鼠固定在鼠架,股动脉取血;取大鼠双肾,然后称肾脏重量,算出大鼠肾肥大指数;甲醛液浸泡、冰冻保存肾脏,用于光镜下肾脏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TNF-αmRNA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状态较好,而DN各组大鼠毛发粘连晦暗,神情萎靡,易怒,活动度明显下降,大便稀溏、难成形,进食、饮水量明显增加,尿量亦增多明显,体重快速下降。用药治疗后,各组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症状明显缓解。2各组大鼠体重,肾肥大指数的对比: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回升明显高于其它各治疗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重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各治疗组大鼠肾重指数之间差异较小(P>0.05)。3各组大鼠24h尿蛋白的对比: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的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下降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之间比较,西药组低于中药低剂量组,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4各组大鼠FBG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BG有显著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之间大鼠的FB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下降均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和中药各组间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小于西药组,且前者与后两者之间亦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5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胆固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胆固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以中药中、高两剂量组降低趋势最为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甘油三酯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和西药组大鼠的甘油三酯均略有下降(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与西药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6各组大鼠肾功能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肌酐有着显著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各治疗组大鼠血肌酐均有所降低,以中药中、高两剂量组降低的最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大鼠血肌酐之间差异较小(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尿素氮升高较为明显(P<0.05);和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尿素氮下降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HE染色中可见: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大小正常,基底膜无增厚现象,未见系膜基质的增生,肾小管无炎症细胞的浸润,肾间质亦无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中,肾小球体积增大,可见基底膜厚度增加,系膜增生,间质区可见炎性细胞的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8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的基因表达: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量都有所减少,以中药中、高两剂量组及西药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进行比较,西药组和中药中剂量组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NF-α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NF-αmRNA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9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的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治疗组肾组织NF-κB、TNF-α均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西药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1当归红芪提取物可以降低DN大鼠的24h尿蛋白量,下调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减轻并改善D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保护大鼠的肾功能。2当归红芪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肾组织中NF-κB、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DN大鼠肾组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当归红芪提取物治疗DN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