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防火墙中千兆以太网端口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连程度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考虑网络安全性的同时,又不能降低网络的运作效率,这样就对网络安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硬件防火墙是能够同时保证网络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研究和设计高效的硬件防火墙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硬件防火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兆以太网端口模块的设计、仿真和综合。千兆以太网端口模块是千兆以太网防火墙与以太网的接口,负责以太网帧的接收和发送、数据有效性校验和流量控制等功能,是实现防火墙的基础,因此正确可靠的千兆以太网端口的设计对硬件防火墙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设计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分为三个子模块:MAC(Media Access Control)模块、GMII(GigaBit Medium-Independent Interface)接口模块、WISHBONE片上总线接口模块。在WISHBONE模块的设计中提出了千兆以太网端口与数据缓存之间的精简WISHBONE总线互联结构,大大降低了总线传输设计的复杂性,提高了总线传输效率。在MAC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发送和接收两个状态机来控制帧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在帧接收子模块中通过采用HASH算法,实现了快速的“组播地址”比较功能。在流量控制子模块中通过发送和接收PAUSE帧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流量控制方式。  整个千兆以太网端口模块完全使用VerilogHDL语言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综合,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在SNMP规范之一的管理信息结构与标识规范中定义了这些属性.SMI对于MIB来说就相当于模式对于数据库.SMI定义了每一个对象"看上去象什么".SMIng从1999年开始研究,最初的研究目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室内空间结构中,基于室内地图的服务是众多用户的一个关键痛点。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位置的服务作为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人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移动应用的数量也急剧增长,而移动应用一般都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C/S)架构,因此,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同步问题
学位
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应用日趋广泛和多样,嵌入式软件变得复杂和庞大,容易引发定位不当造成的地址冲突和小处改动引起整个模块重新编译等诸多问题。因此,现代嵌入式操作系统纷纷引
预测控制是于七十年代后期在工业过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预测控制通过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把优化和反馈机制合
该文的工作紧紧围绕E-Chunk的获取与应用展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E-Chunk概念基础上,作者研究了单语Chunk获取、文本对齐、E-Chunk获取、E-Chunk在EBMT的应用等问题.该文
构件技术是目前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之一,它的产生给软件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到构件技术。同时构件技术在广泛应用中,也证明了它的确能给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商务信息交流和企业内部借助网络通讯日趋频繁,基于网络能提供远程异地交互且视音频兼具的会议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
网络应用的发展对网络安全和防火墙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在目前较为常用的几种防火墙技术中,代理防火墙是其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普通的代理服务技术以及近年提出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