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刻写铌酸锂光波导及其光传输特性的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激光诱导透明介质形成光波导的技术作为集成光学中的新兴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们通过改变飞秒激光条件、刻写方式以及基底材料已经实现了不同性能的光波导结构的制备,然而这些研究中对激光作用机理的研究却很少。根据实验室条件,本论文主要研究激光重复频率对波导形成机理产生的影响。首先采用76 MHz和1 kHz飞秒激光对铌酸锂晶体进行刻蚀实验,其次通过研究激光作用区产生的微结构变化探索其作用机理,并以数学模型的方式予以量化,最终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实现高性能铌酸锂光波导的制备。论文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分别对激光作用区域的结构形貌及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不同重复频率激光对晶体刻蚀效果具有明显差异。1 kHz飞秒激光极高的单脉冲能量对铌酸锂晶体造成了破坏性的损伤,作用区各组分元素比例改变;而对于76 MHz飞秒激光,极高的重复频率使得脉冲间隔低于材料吸收时间,产生热积累效应。热积累产生梯度温度场,驱动熔融离子由作用中心高温区向外扩散、沉积。最终在激光作用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高密度、高折射率环形波导区,且区域半径及折射率差与激光重复频率有着密切关系。(2)以单个脉冲(能量约3 nJ)为源,1μs为铌酸锂晶体能量吸收时间,建立激光重复频率与聚焦中心温度分布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发现,当激光重复频率达到11.8 MHz时,热积累效应对铌酸锂晶体改性会起到主导作用;而低于这一重复频率时,其热效应几乎可以忽略。在低重复频率条件下,由于激光单脉冲能量极高,作用区产生微爆,引起晶体结构变化,热效应低;而在高重复频率环境下,由于脉冲间隔时间短,能量积累使作用区产生高温高压,引起晶体改性,热效应明显。同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76 MHz飞秒激光热作用影响区域直径为36.5μm,与我们实验中扫描电镜测试结果37.4μm吻合的很好。当将激光重复频率改为25 MHz时,作用区模拟直径为28μm,而实验得到的25 MHz飞秒激光刻蚀区直径则为27.5μm。热积累模型很好的实现了激光热影响区域半径的模拟,为了验证刻蚀环形区的性质及其光传输性能,进行了直线型光波导的制备。(3)采用650 nm对所制备光波导进行耦合及光传输损耗测试。研究发现,激光作用中心出现了明显的激光损伤,拉曼光谱显示其密度小于周围环形区域,这与预测结果一致;环形高密度结构光传输结果显示,只在波导截面的上下出现了传输耗低于1.5 dB/cm两条低损耗波导结构,而其他位置传输损耗相对较高,这与铌酸锂晶体各向异性、激光入射方向及焦点能量分布有关。
其他文献
电子科技产品功能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微电子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子器件的性能越来越高但尺寸越来越小,因此造成了芯片高性能、高稳定性的要求与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之间的
波长为1.5μm的被动调Q固体激光器具备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光束质量好、对人眼安全等优点。其输出的纳秒级脉冲激光,可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光通信、光传感、医学等领
有能力的员工留不住,没能力的员工又不愿意走。当优秀员工要辞职时,该怎么办?管理者正在被客户和内部考核折磨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收到得力员工的辞职信,惊愕之余,除了感到深
设计开发一套基于激光直线特性的盾构导向系统,分别从系统原理、系统构成和监视软件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研究。
大货车交通事故多发,吸引众多人关注。大货车驾驶员是货车成为祸车的重要原因。在界定大货车驾驶员内涵与职业性质的基础上,描述了其危险驾驶行为类别、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分
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发掘各种潜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帮手。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对计算机软件究竟应采取何种模式进行保护呢?总的来说专利权、著作权、商标及商业秘密的保护各有其侧重点
90后的独生子女人群,教育导向、价值取向、发展航向有着不同,传统的班主任经验已经滞后于今天的教育,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工作,才能培养国家真正有用的人才。
单层二硫化钼(MoS2)作为新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沟道材料而被广泛的关注。而且其光电性质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了,但是关于单层MoS2热学性质的研究比较欠缺,而研究单层MoS2的振动性质和
弗洛姆的爱的理论是建立在人道主义伦理学基础上的,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里,爱的缺失并不鲜见。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