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土族碳酸盐及钨酸盐微/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形貌控制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自然、师法自然,进行材料的仿生合成,是近年来材料化学界的一大热点。一些原来与无机材料合成不相关的生物概念,诸如形态发生、复制、自组织、转录,协同和突变等等都为仿生矿化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对仿生进行化学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活性生物膜法和仿生支撑液膜法控制无机矿物的析出。 首先,本文利用活性生物膜做为反应器,对碱土族碳酸盐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芽生物膜对碳酸钙的晶型有很好的选择性,所有在该体系内制各的碳酸钙都结晶为亚稳定的文石,当引入一类有机小分子作为晶体生长修饰剂后,产物在保持亚稳文石的结构时,都出现了具有纳米亚结构的组装形貌,当修饰剂为柠檬酸时,产物为松花状,且每一朵松花都是由两种不同的纳米亚结构组装形成的。当修饰剂为NTA和EDTA时,产物形貌为纳米线组装形成的花朵和由纳米棒形成的树枝状。但是也同样由于生物膜的选择性,碳酸锶和碳酸钡的结晶控制并没有获得相似的结果。 其次,本文还利用支撑液膜的离子泵功能和无机/有机界面异相成核的独特条件,以和活性豆芽膜相同的同样条件,比较了碱土族碳酸盐的结晶生长情况,发现该反应体系能稳定另外一种亚稳的球霰石,结合修饰剂以后,也能形成多种形貌,但是相比较活性豆芽膜,它一般不存在纳米亚结构的组装形式。 另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活体豆芽膜的双模板特点进行了研究,以碱土族钨酸盐为对象,发现豆芽对产物形貌控制具有内外不同效应,内部产物都为棒状,这可能跟内部管状结构造成的空间限域效应有关,外部产物都为纳米球形,且它们的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具有明显不同于体材料的光学性质,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蓝移,这部分工作为开发钨酸盐纳米材料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机聚合物薄膜光波导及其光学器件的研究现状进行的大量调研,简单阐述了极化聚合物薄膜光波导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其器件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今后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以具有实用化前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作为薄膜光波导的主体材料,采用二氧化硅(SiO_2)无机纳米颗粒和有机染料分散红DR1来进行改性,并研制极化聚合物薄膜。论文工作针对SiO_2纳米颗粒
量子信息学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量子系统的各种特性来进行编码、计算和信息的传输。量子隐形传态、量子态的远程制备和量子密集编码等是量子信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
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许多重要的领域集中于低维量子自旋系统。一维和准一维量子自旋系统的研究已经被广泛地开展,特别是海森堡自旋链的研究,在低温条件下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非线性光子晶体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对一维非线性周期结构的光子晶体和一维含非线性缺陷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进行理论研究。主要
分子动力学方法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方法能够真实地模拟事物的运动轨迹,是对受限条件下的实验的有利补充,已被广泛运用到物理学、生物学等各种体系的模拟中。在文中我们将分子动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利用玻色化和重整化群分析方法,研究了半满填充下的弱耦合一维扩展赫伯德模型的基态相图。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在原赫伯德模型中添加一项近邻排斥相互作用(V),它
自从QCD(量子色动力学)成为强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以来,人们就预言可能存在一种不含有夸克的强子态,这种强子态的组分是无质量的胶子。由胶子通过自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束缚态叫胶
自1923年Langmuir首先提出鞘的概念后,等离子体鞘层的研究就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无论在非磁化等离子体还是磁化等离子体中,都已有大量理论方面的工作。实验方面,有几个研
量子纠缠是量子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纠缠被视为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引起了人们大量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