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内侧颞叶癫痫叶的应的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980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基于体素分析的弥散张量成像在内侧颞叶癫痫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脑微观结构的异常进行观察,探讨其在mTLE神经病理机制及定侧诊断研究中的价值。   方法:16例单侧TLE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组参与本研究。在1.5Tesla MR扫描仪下行16个方向的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EPI)的DTI数据采集。采用基于体素分析的SPM2软件对两组受试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进行随机效应分析的两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患者相对正常人ADC值(P<0.01)及FA值(P<0.01)有显著性改变的脑区。   结果:相比正常人,患者ADC增高区表现在患侧内外颞叶、部分额叶、顶叶和脑干结构,以及患侧丘脑等部位;其中大部分脑区同时也表现为FA值的降低,少部分脑区仅表现为FA值减低。分析过程中未发现患者ADC降低及FA升高的脑区。比较ADC及FA值两种结果,发现前者在癫痫病灶定侧方而具有更好的效果。   结论:DTI是一种敏感的影像技术,可用于mTLE定侧及癫痫脑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颢叶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理解,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内侧颞叶癫痫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中特定的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改变进行研究,探讨其在mTLE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25例单侧mTLE患者(13例左侧mTLE,12例右侧mTLE)及21名健康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下行DTI数据采集。采用Toolkit软件包对受试者颞叶相关的5对白质纤维束进行追踪显示,包括钩束(UF)、上纵束(SLF)、扣带束(CB)、穹窿(FX)及下纵束(ILF),并测量其整体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将两组mTLE患者的左、右侧纤维束FA值分别与对照组相应侧纤维柬FA值进行独立样本t比较。其次,各组受试者左、右侧纤维束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最后将患者组纤维束FA值与临床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左侧mTLE患者所有左侧纤维束FA值均减小(P<0.05),而右侧仅CB、SLF、ILF的FA值减小(P<0.05);右侧mTLE所有右侧纤维束FA值均减小(P<0.05),而左侧仅ILF纤维束FA值减小(P<0.05)。组内比较显示:正常对照组4对纤维束FA值存在左侧大于右侧的不对称性,左侧mTKE患者5对纤维束FA值双侧无差别。右侧mTLE患者5对纤维束FA值均为右侧小于左侧(P<0.01)。左侧mTLE组左侧UF FA值与始发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发病时长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结论: DTT可用于颞叶癫痫相关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检测,并有助于mTLE定侧研究,有助于对mTLE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癫痫网络结构的进一步理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