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脉与形式演绎 ——关于宜兴公共艺术的构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大量拆迁破坏了传统城市风貌。地域文化褪色,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缺少情感价值寄托等问题都引起我们深思与改正。鉴于此,为提升城市文化特色,我国的建筑界曾出现“文脉热”。国内对于“文脉”的研究来源于建筑学中,随着后现代主义兴起。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历史积累与当地居民的城市记忆共同构成了城市文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要求艺术家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中挖掘素材,创作出符合场所文化特征的作品,这与我国城市发展方向一致。因此,公共艺术对于延续地方文脉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解读了文脉的概念,根据文脉的非具象本质——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引出城市记忆的概念。文脉具有隐与显的特质,城市的自然资源与人造景观是显性文脉,而社会文化与人的心理行为则是隐性文脉。搜集城市记忆的过程就是探寻城市文脉的过程,分析形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其次,从显性文脉与隐性文脉两个方面,分类识别宜兴文脉的要素,追寻宜兴的文脉根源,梳理宜兴的文化发展脉络;再次,以杜伊斯堡公园与景德镇两个具有明显文脉特征的地域为例,总结地域文脉下的形式演绎策略,将公共雕塑、公共壁画、公共设施作为三个切入点,调研宜兴公共艺术现状并指出现存问题;最后,基于策略结合宜兴文脉,提出关于宜兴公共艺术的构想。通过上述的研究,期望能够对于宜兴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具体的策略指导,对宜兴地方文脉的传承提供帮助,提升宜兴城市文化知名度。
其他文献
报纸
纪实摄影主要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为主,所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而且这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美学价值,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通过纪实摄影人们可以了解一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也体现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其蕴含的价值逐渐提升,内涵本质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对纪实摄影社会价值与内涵本质的演变进行了探索,希望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其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针对韶关某铜硫矿废弃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采用先进的“原位基质改良+微生物菌剂+直接植被”改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环境问题。实践证明,“原位微生物基质改良+直接植被”土壤修复技术治理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效果显著。修复10个月后,矿区土壤pH均值由修复前的2.60上升至7.08,NAG-pH均值由修复前的2.62上升至4.63,土壤产酸潜力由高度产酸变为低度产酸,产酸情况已得到较好改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想要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这方面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不足,比如没有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规管理方面的监督执行不到位等。为了实现稳定持续发展,需要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可引进现代化技术,形成管理合力。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
检察机关发挥主导作用,督导、保护、促进企业开展合规守法经营,既能体现检察机关对合规企业的"真严管、真厚爱",又能体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态度。在严格守法、绝对突破法律的底线的同时,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于开展合规后仍不能信守承诺整改落实到位,再涉嫌犯罪的企业,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央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领头羊”,决定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为加快建设法治央企,必须要有完善的政策作为基础保障,帮助企业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促进依法合规的高效经营,提高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依法治国高度,加强法治制度建设。2022年8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42号,以下简称“《办法》”)公布,并于2022年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分析岷江上游地区杓兰属植物的濒危值、遗传价值、物种价值、综合评价值,得出杓兰属植物的优先保护等级评价,结合杓兰属植物分布情况,划分不同级别的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Ⅰ级优先保护物种有小花杓兰(Cypripedium micranthum)、巴郎山杓兰(C.palangshanense)、四川杓兰(C.sichuanense)共3种;Ⅱ级优先保护
<正> 周文泉先生在昆明创办的统营公司,是一家娱乐企业,装修豪华,气势恢宏,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怕没有那么高的消费能力.周先生说,我们确实太超前了,但是标准虽高,收费却不高,而且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来昆明的外商.194O年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周先生,1946年随父母从上海到了台湾.1958年高中毕业后,父母让他到一家丝织厂做学徒工.入厂第二年,他又报考了当时与台湾大学齐名的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坚持白天做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