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蒸发是全球能量分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气候及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指示因子。利用太湖湖上涡度相关观测平台避风港站点2012年的辐射,湍流通量以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太湖蒸发量的变化特征以及能量平衡其他项的变化特征;评估3个离线湖泊模型对于太湖湖表热通量的模拟效果;并利用气候模式产品数据和湖泊模型模拟了未来(2010-2100年)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太湖蒸发情况。结果表明:(1)太湖2012年总蒸发量为1019.2mm。潜热通量是太湖净辐射能量分配中的主导项,2012年太湖地区潜热通量占净辐射通量的90%。3~7月为太湖水体储热阶段,当净辐射在7月达到最大值时,蒸发值也达到最大值;净辐射8月开始减少,至12月达到最小值,期间湖体储热释放,使得蒸发量在1月才达到最小值。潜热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下午13:00-14:00达到最大值,早上5:00-6:00达到最小值,与湖-气水汽压差的日变化趋势一致,潜热通量与水汽压差的相关系数达到0.96。(2) CLM4-LISSS,K-ε以及LAKE湖泊模型都能模拟出2012年8月湖表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其中以CLM4-LISSS湖泊模型模拟效果最佳,湖表温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0.94,均方根误差为0.85℃。通过潜热通量的模拟评估发现,3个湖泊模型都会高估潜热通量,其中CLM4-LISSS湖泊模型对于潜热通量计算的考虑较为全面,模拟效果最好,观测值和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在0.78,均方根误差为55.32Wm-2,而K-ε湖泊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2,均方根误差为64.53W m-2; K-ε湖泊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55,均方根误差为61.96W m-2。(3)在2010-2100年未来时期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太湖蒸发增加,但蒸发量增加的比例不同,在RCP2.6, RCP4.5和RCP8.5情景下,蒸发量每十年增加量分别为23.7mm,29.2mm和34.5mm蒸发量的增加速率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加而增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酸雨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北方城市降水化学组成的特征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了北方两个城市的降水化学资料,对呼和浩特市和西安市的降水化学组成、时间变化和
本文利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地面观测、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冻雨过程进行统计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引发
本文先利用1981-2002年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然后分区域平均和单站点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
本文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结合国家标准和DOAS自身的质控特点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了较为可靠的观测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
今年“两奖”审核委员会的使命已经完成,“两奖”的评选工作也已经结束。改革评选机制的诸多举措是否成功、是否有效?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还应该着手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这一
本文利用东北地区26站夏季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异常(PDO)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东北夏季气温存在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我在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文用候雨量指标定义了福建春季开汛期,利用1960~2008年共49年福建25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建立了1960~2008年福建春季开汛期序列,使用相关、功率谱、小波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对近49
本文利用河北省2006-2008年春、秋季飞机探测资料并结合宏观天气资料,分析了石家庄、邢台、张家口、渤海湾等地区上空的气溶胶分布和云系结构特征,探讨了气溶胶和云粒子浓度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