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知识分享的内外部激励机制——以跨文化为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ov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共享被视为公司机构内一个重要的过程,它有利于促进员工产生新的想法,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然而,由于知识分享是不可控制和强制实施的,公司机构必须通过内外部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通过系统研究知识分享的文献,笔者发现,尽管部分研究声称激励机制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有影响,学界缺少实证和定量研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公司机构的内外部激励机制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影响有效性。信息化时代,信息(即被分享的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金融业内。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分析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部激励因素对银行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的作用。本文作为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四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收集数据,得到的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分析的激励机制对银行员工知识分享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激励机制如公司文化和交流工具及网络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物质激励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几乎没有影响;中国员工认为评价、地位阶层、互惠行为对其知识分享意愿有积极影响,而这些激励机制对美国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影响甚小;相互信任、面子、人际关系,分享中得到快乐因素和归属感积极影响中国员工知识分享的意愿,而它们对美国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影响很小。从管理层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帮助银行或管理者制定政策,以创建有效的知识共享文化,并从员工共享的信息中获益。由于本文中样本和研究方法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部激励机制对知识分享意愿作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及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对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的大学英语写作课的认识与感受。  在16周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将中国产品的宣传推广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都有其自身的广告。广告不仅是产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产品宣传的重点。优质的广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与推动,隐喻研究更多地从修辞学转向了认知学的探讨。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学术界名目繁多的隐喻理论,如范畴互动理论,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
伴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逐渐转
在测试学的领域里,反拨作用一般是指考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反拨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反拨作用的认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