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植被对大气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对氮磷硫等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一般是通过污染物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上部分的乔灌层植物、地面的草本植物及枯落物和地下部分植物的根系、土壤(微生物)等组分之间相互转化来实现的,特别是地上部分乔木树种的冠层对降水中污染物离子的影响过程是截留效应的关键。马尾松(pnus massoniana)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因此研究马尾松人工林林冠截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有关马尾松纯林(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及马尾松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mixed forests)在旱季、雨季不同时期林冠对降雨再分配以及对全磷(TP)、硝态氮(N03--N)、铵态氮(NH4+-N)、硫(S)含量的影响很少深入探讨。本文采用动态监测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观测了宜宾高县来复镇1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全年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并对其TP、NH4+-N、NO3--N、 S的含量进行了同步取样分析,以期为研究马尾松林林冠对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降雨量级大小影响林冠对降雨的截留量。不同林龄的马尾松林纯林,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雨水截留量的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级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加对降雨的截留量增加,旱季林冠对降雨的截留量小于雨季的截留量,32年生马尾松林对降雨的截留量小于18年生马尾松林截留量。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的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对降雨的截留量也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其对降雨的截留量大于马尾松纯林的截留量,在秋末落叶后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的截留能力显著减弱。2)降雨量级大小影响林冠截留氮磷硫含量。不同林龄马尾松纯林及其针阔混交林中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TP.NH4+-N、NO3--N、S含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随着降雨量的增加TP、NH4+-N、NO3--N、S含量明显减小。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纯林中旱季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TP、 NH4+-N、NO3--N、S月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雨季,TP、NH4+-N、NO3--N、S含量在不同月份之间的变化十分明显,但18和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冠截留的氮磷硫总含量差异不显著,在雨季中林龄对树干茎流、穿透雨中氮磷硫的月平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中NH4+-N、N03--N月平均含量显著低于两个马尾松纯林,秋末落叶后针阔混交林的TP、NH4+-N、NO3-·-N、S月平均含量都显著降低,从穿透雨、树干茎流的氮磷硫总含量来看,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最高,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含量最低,经过针阔混交林冠层后,穿透雨中的NO3--N、TP、S和NH4+-N总含量降低。不同林分类型对树干茎流、穿透雨中氮硫的总含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磷的总含量没有显著影响。3)18、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纯林及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的大气降雨中TP的输入量为0.028kg.hm-2,NH4+-N的输入量为0.2378kg.hm-2,NO3--N的输入量为0.3442kg.hm-2,S的输入量为5.471 kg.hm-2。3个人工林林冠层对S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对TP、NH4+-N.NO3--N、S都有吸附能力。从林分年龄来看32年生马尾松林的截留效果优于18年生的马尾松林;从林分类型来看,18年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对污染物质的截留效果优于18、32年马尾松人工林纯林。因此,在马尾松人工纯林内混交阔叶树种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截留过滤氮磷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