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膝关节活动和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属于传统医学“痹症”、“历节病”、“鹤膝风”、“骨痹”、“膝痹”等相关疾病的范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和手术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符合传统医学“骨正筋柔”理念,临床应用广泛。研究目的:实验一:观察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实验二:研究两种截骨方式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方法:实验一: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及天津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单平面截骨组和双平面截骨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收集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和术后1、6月测量患者MPTA、FTA。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二:使用2个人工合成胫骨,一例进行单平面截骨并使用π形钢板固定,另一例进行双平面截骨并使用T形钢板固定。使用牙托粉进行包埋,粘贴应变片,使用Bose Electro Force?3510力学测试机,进行压缩、扭转力学环境模拟。观察两种截骨方式及其钢板生物力学特征。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一:双平面截骨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左侧16例,右侧12例,平均年龄56.86±6.598岁,年龄最大65岁,最小39岁。单平面截骨28例,男性6例,女性22例。左侧11例,右侧17例,平均年龄59.11±5.808岁,年龄最大65岁,最小47岁。性别、年龄、术前VAS、WOMAC、HSS、MPTA、FTA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比较术后1月、3月、6月VAS、WOMAC、HSS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6月FTA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术后6月M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平面截骨组MPTA大于双平面截骨组MPTA。VAS、WOMAC、HSS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两种截骨手术方式,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疼痛症状均逐渐减轻,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均逐渐降低,膝关节功能均逐渐好转,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组别>0.05)。FTA、MPTA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两种截骨手术方式,在术后1月、术后6月FTA度数均较术前减少,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组别>0.05)。术后1月、术后6月MPTA度数均较术前增加,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组别<0.05)。实验二:在1000N、1100N、1200N、1300N、1400N的轴向负荷下,单平面截骨组轴向刚度均大于双平面截骨组轴向刚度,各轴向负荷下两组轴向刚度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各负荷下两组截骨断端应力经非参数检验分析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2Nm、4Nm、6Nm、8Nm的扭转负荷下,单平面截骨组扭转刚度均大于双平面截骨组扭转刚度,各扭转负荷下两组扭转刚度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无论是单平面截骨还是双平面截骨,均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矫正畸形。除MPTA单平面截骨组大于双平面截骨组外,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HTO保膝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推广。2.单平面截骨联合π形板的轴向刚度、扭转刚度优于双平面截骨联合T形板。在截骨面轴向应力上单平面截骨联合π形板也优于双平面截骨联合T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