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佛教造像中的民族认同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得到迅速的发展。北魏王朝建立之后,除太武帝曾经灭佛之外,其他统治者均大力崇佛,并且由官方出资开窟建寺。在这种政策影响下,致使佛教在其境内大行其是,佛寺与僧人数量已经分别达到“四十千寺”、“二百多万众”。与此同时,民间的造像活动也迅猛发展,佛教造像的捐赠者供养人,其在出资捐赠造像时,通过雕刻供养人形象、撰写题记、雕刻各种形式的造像来表达自己的祈愿。这些造像与题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养人的认同状况,故本文收集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及金石碑铭,从造像中供养人姓氏、服饰、造像题记入手,探究其中的民族认同。在收集到的造像中笔者发现官方石窟造像与民间造像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同,故将其分开进行论述。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例,通过分析造像中供养人姓氏、服饰及题记,来探讨官方佛教造像中所反映的民族认同状况。官方造像中供养人的服饰、姓氏在孝文帝改革前后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孝文帝改革前,官方造像中供养人无论是胡姓供养人还是汉姓供养人,都着胡服;但孝文帝改革后,即使仍有胡姓供养人,其均着汉服。供养人的姓氏与服饰随关键时间点出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对胡、汉上层人士的民族认同产生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非官方造像中所反映的民族认同状况。以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为例,同时也旁及北魏境内地址不详的造像。民间造像供养人在姓氏与服饰的变化,与官方造像存在一定差异,民间造像不论在孝文帝改革前后均存在胡服供养人与汉服供养人造像。民间造像与官方造像供养人姓氏、服饰类型及变化的差异,则反映了胡、汉下层民众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民族认同。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北魏境内佛教造像中民族认同的时间和空问特点。在官方石窟造像中,供养人姓氏、服饰的变化与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在非官方造像中,虽然各地区造像存在自身的特点,但是总体上保持致,并未因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发生巨大转变。
其他文献
经文:“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
“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启1:12,13) “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启2:1)
东吴运动造成茅口组灰岩暴露地表并经历了表生风化作用。钻井揭示,气藏储层段与古岩溶所处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关,古地貌是控制古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钻井较少且分布
3月13日上午,参加本届第一次会务会议的正副主席、会长、秘书长、总干事及部分常委30余位同工,怀着无比崇仰爱戴的深情,在会议的其他议程前隆重怀念邓小平同志;缅怀这位为中
诗篇84篇7节:“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上帝。” 他们是谁?是古时诚心敬拜上帝的人,圣经记下他们的好榜样给我们效法,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这节经文的中心主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工业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因为剧毒化学品的特殊性,导致必须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让剧毒化学品能够得到统一、规范的管理。对剧毒化学品信息化和规范化
经文:林后5:19;弗2:14—16 神有个心愿,要与人和好。世人虽犯罪远离神,神却一直在呼唤人,拯救人。神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
在运动训练中,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保持较好的体质、身体形态学、跟骨超声骨量对提高高山滑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有好处的。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优
自2017年8月起,本刊将连续刊发根据鲍元恺管弦乐曲《炎黄风情》改编的的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这部由朱培宾改编的钢琴作品,以我国六个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民歌为主
近代中国在谋求富强的道路上,经历了从改进器物到提高技艺再到变革制度的探索过程。在制度的变革过程中,清末民初的宪政学人都以所学所知献力献策。杨度作为学贯中西、通晓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