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问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件,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道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交通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道路运输结构要进行动态的调整,不但要适应自身的发展,更要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道路运输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绩效尤为突出,但是由于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包含的内容比较庞杂,导致人们在评价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时却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结论,对认清目前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现状和进行下一阶段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都带来了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体系和公认的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以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内容,运用产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运输组织学、管理学、系统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理论与成果的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基本理论的研究,明确了评价体系的机理、架构,并给出了评价标准。本文在对构建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后,分析了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体系。在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比选后,结合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特点,选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层次分析,并用CRITIC法计算权重,用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绩效综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对2006-2009年这四年来陕西省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进行实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陕西省现状基本符合,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在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