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学用语的合理之维——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合理性的质性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连接师生交往的重要纽带。合理的教师教学用语会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习得课程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不仅如此,教师的语言之善能够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甚至对学生的整个人生都影响深远。  在前人对于小学教师教学用语研究的基础上,将流变的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作为特定的“文本”研究对象,诉诸小学儿童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心理学,后现代知识观,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等相关理论去诠释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合理之维。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具体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从教学口头用语和体态用语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对真实小学课堂场域的观察、白描和体验发现:由于现代技术理性的渗透,深受旧知识观和“知识—权力”关系转化的影响,教师固守传统“专制型”师生观,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加之班级授课制缺点的凸显和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使得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教育效率式,机械训练式,讽刺规训式和苛求固定知识式的教学用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表情语过度威严,师生的空间距离语相对疏远。  但教育并非是机械训练学生对于教材知识快速、死板的记诵,教师更不是权威的表征而对学生威言厉目,本真的教育之途在于教化、开悟而唤醒人性。教师需要克服现代技术理性的藩篱,摈弃追求教育效率式的用语;深化认识小学儿童认知发展心理,教学用语由机械训练学生到启发诱导学生;革新师生观,由讽刺规训学生到与学生真诚沟通;面向“可能知识”,由苛求固定知识式用语到开放式用语的转化;教师教学表情语回归其丰富形态,并脱离“讲台”的桎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其他文献
随着创业的火热,创业企业研究也越来越多,涉及方方面面,创造性是创业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本研究主要是从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组织情绪以及员工创造性的关系着手,分析每
本文对在肯尼亚、赞比亚和加纳四所大学中非洲本科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非洲的大学本科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旨在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更多的认识和
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下,整个体育事业进入到被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所主宰的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各种巨大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现时代,社会变迁加速、新旧事物更替频繁,使得诸多新理论层出不穷。因而,及时而准确地把握理论世界变迁的新动向,并辅之以相应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就变
青少年学生的锻炼问题是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的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对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进行的纵向研究还较少。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