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治理与城市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以苏州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始于1987年颁布实施《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和评定》标准。在短短的20余年时间里,旅游标准化工作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品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新阶段,这对旅游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苏州作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5个试点城市(区)之一,在2011年轰轰烈烈的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后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便逐渐降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难以逃脱“运动式创建”的窠臼。  苏州市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困难,表面上看是因为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不能形成合力,标准化相关的企业、行业协会和公众没有积极参与,不能共同推动,但根本原因是治理模式的缺失。  本文在梳理现有旅游标准化体系文献的基础上,用网络化治理的模式对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中涉及的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旅游标准化的系列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旅游标准化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以及为什么要用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推行城市旅游标准化建设。然后,笔者从网络化治理的概念、特征、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公私伙伴关系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对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分析框架。接着,笔者以苏州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为例,结合亲自参与的感受,对苏州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协同、公私伙伴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苏州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中存在诸如纵向政府部门之间事权与资源不匹配、横向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平台、公私之间合作基础薄弱等问题。最后,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城市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建立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完善各项机制、立法保证公共标准实施。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一直都是人们格外关心的问题。当前,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高中学校越发重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其也在不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文能力,不断强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一定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设计全新的教学方案,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
200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50周年的纪念日。笔者专程采访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7团英雄9连一排原文化教员、排长郭安民。郭安民曾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