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祛瘀镇痛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通过测定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VAS评分)、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YIYU)、工作或家务能力评价量表的评定变化,了解中药(祛瘀镇痛汤加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疗效,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6例患者,均来源于武汉市一医院皮肤科带状疱疹专科门诊,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标准及排除标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名,对照组组31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口服中药(祛瘀镇痛汤加减),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每次200ml。配合口服多虑平片25mg,Tid,维生素B1片10mg,Tid,腺苷钴胺片0.5mg,Tid。对照组口服多虑平片25mg,Tid,维生素B1片10mg,Tid,腺苷钴胺片0.5mg,Tid。1周为一个疗程,共观察4周。两组均采用评分法,于初诊及每次复诊时根据病情变化打分,3月后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药物治疗的副反应。观察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有效率采用Ridit检验,病情评分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分数评定治疗前两组病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对照:治疗组病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疗效评定6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其中治疗组35例,痊愈13例(37.14%),显效16例(45.71%),有效2例(5.71%),无效4例(11.43%),有效率82.86%。对照组31例,痊愈8例(25.80%),显效11例(35.48%),有效5例(16.13%),无效7例(22.58%),有效率61.2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祛瘀镇痛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优于对照组。3.中药组药物副反应治疗组35例患者,仅有2例女性患者反映胃肠道反应较重,嘱其煎药汁浓缩、改成饭后服用后恢复正常。结论两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组有效率及治疗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疼痛感觉消退明显,量表评分改善明显,且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低,说明中药(祛瘀镇痛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能够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