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所换取的。“雾霾”、“全球变暖”等词不绝于耳。但所幸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更是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重污染企业,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符合股东的利益追求。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代表股东的利益,加强公司董事会的治理有利于巩固股东对各项重要决策的控制。而环境信息披露决策作为公司的重要决策之一,加强董事会治理是否能巩固公司股东对环境信息披露决策的控制,从而顺应股东的利益诉求,提高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呢?另外由于现代公司普遍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管理层被授权管理公司的经营活动,但是公司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通常使得管理层权力膨胀,使其有权力进行独立决策。又因为管理层在公司的任职时间通常是有限的,导致管理层可能存在短视的缺点,而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投资决策。如此背景下管理层会在董事会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上述三者的概念、度量方法及相关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在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管理层权力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比例与董事会独立性将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管理层权力将会在上述董事会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中起到抑制性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假设,本文选取上证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假设,构建实证模型,并进行多元回归检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管理层权力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首先,董事会规模、持股比例与独立性均会对环境信息披露产生积极的影响。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持股比例越高、董事会独立性越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其次,在董事会规模、持股比例和独立性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上,管理层权力均会产生抑制性的调节作用。这表明,相比于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在管理层权力较小的企业中,董事会规模、持股比例、独立性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三点建议。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完善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可理解性,积极对企业信息披露负责人进行相关培训。其次,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加大环境信息披露的宣传力度。最后,企业应当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特别是董事会治理,例如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扩大董事会规模、加强对董事会成员的股权激励等,以期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创新点:一方面,在研究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基础上引入管理层权力这一调节变量,将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这三者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董事会特征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运用管理层权力理论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董事会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的抑制性调节作用,以往学者通常从管理层权力理论角度,分析管理层权力对薪酬政策、高管腐败或者投资效率的影响,较少学者从该理论出发分析管理层权力对董事会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