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角洲毋庸置疑在我国的综合经济区中居于首要位置,被我国中央政府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经济中心、在全球范围也能构成影响的先进制造业摇篮、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晋升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到全国专利申请授权量的比重约为1/3。虽然长三角经济占到全国经济的比重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2011年至2015年,长三角四地经济总量全国占比约为24%;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摇篮的振兴中,长三角毋庸置疑仍然维持着第一区域经济板块的地位;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仅有的在“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上榜的城市群,也是我国创新领域的高地。在长三角区域的高新尖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化调整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的背景下,强化知识产权交流的事项被提上议程。鉴于跨城市合作产出的专利是衡量跨城市技术合作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长三角的1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单元,围绕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创建长三角的跨城市合作的专利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长三角跨城市专利合作网络的整体特征及长三角这16个核心城市在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以跨城市合作主体的机构类型、技术领域等角度为切入点研究跨城市专利合作模式;构建引力模型,对长三角这16座城市的跨城市专利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为长三角区域进行有效的技术领域合作与转移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