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全光学方法检测声波与开合裂纹相互作用后在频域内的非线性混频效应,达到检测裂纹位置的目的。一束连续激光被分束后分别经过两个声光调制器,成为幅度调制的高频(f_H)激发光和低频(f_L)加热光。当低频加热光辐照于裂纹之上时会引起裂纹"呼吸"(周期性开合)。此时激发光激发出频率为f_H的声波与开合裂纹相互作用后产生非线性混频信号(f_H±f_L),最后由测振仪或光偏转装置接收光信号并送至锁相放大器。实验中辐照在样品上的激发光、加热光和检测光的光斑始终重合。移动样品在裂纹附近扫查,通过观察非线性混频信号的幅值变化可以得到裂纹的位置信息,混频信号出现表示三束光到达裂纹区域。随着三束光源逐步靠近裂纹中心,混频信号幅值逐渐增大。当增大到最大值后(三束光源达到裂纹中心区域)混频信号幅值开始逐渐减小(三束光源逐渐远离裂纹区域)最终趋于平缓,此时混频信号消失。所以可以通过观察混频信号的幅值变化来得到裂纹的位置信息。由光偏转装置来接收声信号的实验中,进行扩束改进之后的光偏转装置观测到了非线性混频信号,这表明全光学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对非线性混频信号的实验研究,且由于全光学检测方法具有非接触、可聚焦到很小固可以对复杂样品检测等优点,采用全光学检测方法具有更多实用价值。利用非线性光声混频效应来检测裂纹的方法对实际的闭合裂纹的检测灵敏度远高于传统的线性激光超声裂纹检测方法,可为裂纹的光声无损检测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