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制约和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企业发展程度越深,规模越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就越明显。换言之,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实施与否,对单位经营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方面,可以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防止公司出现重大财务舞弊和风险,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増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是在中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时间尚短,企业加大对内部控制完善的力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和市场经济适应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纵观当下,与内部控制制度有关的制度及法规政策尚不健全,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得不到保障,约束机制迟迟无法建立,内部控制工作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效果,这些问题均是在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过程中导致的。本文以两权分离、公司治理理论和超产权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现存的内部控制研究文献加以汇总分析,发现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内部控制上的漏洞披露,即使有些学者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展开探究,但是所探究的因素主要为公司治理上这些内在的要素,并没有站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加以深入探究。鉴于此,笔者以汇总分析国内外现存相关文献研究为前提,站在内外部环境的立场上来展开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析。因为目前外部市场环境中能够给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带来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为股权结构。本文主要从市场竞争的视角下,分析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由此着手研究是因为市场化程度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宏观基础,从企业受政府行为的影响大小,企业能从市场上获得资源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市场经济构成成分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产生影响,而股权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包括从企业的产权基础,核心决策机构的特征和效率,以及内部监管等方面体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文章首先对理论性内容加以分析,其次结合市场化程度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来展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上带来的影响展开探究,然后给出相关假设。选取2012年沪深市A股388家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引入在市场竞争下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实证分析检验了在市场竞争下,股权结构水平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为:研究结果证明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明显,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下存在差异,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实施上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并且公司股权制度是否健全,也会给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产生一系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