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湖南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报纸《潇湘晨报》(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5年来的电子版报纸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以方言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新闻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进行研究。文章分为6个章节。一、绪论。分别综述方言现象、新闻标题中方言的使用情况和方言使用的策略,以及《潇湘晨报》的研究现状;阐释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二、《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分析。《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词语词性分布广泛,包括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量词、语气词等;方言结构也有体现,如“V(不)赢”结构、“V+N+先”结构等;有方言现象的标题在《潇湘晨报》的城事版、特刊版、评论版等版面的众多栏目中广泛分布,并且出现频次随着年份呈波动变化。三、探讨《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出现的原因。报纸标题使用方言有两种情况:一是都市报的栏目定位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使得《潇湘晨报》立足于湖湘文化的土壤,积极创新,在标题中有意识使用方言,以求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和心理需求。二是普方混杂的社会大环境和从业者缺乏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导致在新闻标题中无意识使用方言。四、分析《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表达情感、吸引读者兴趣、展现地域文化和打造报刊特色等方面谈方言现象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语言规范、影响阅读和文化传播方面探讨方言现象的消极影响。五、探讨《潇湘晨报》标题使用方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针对标题中方言现象存在的表意不明、滥用方言和乱用本字等问题,从规范化、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六、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