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烂花织物是通过印花加工处理,将织物的某些局部中部分纤维材料溶解并除去,织物的地部与花纹部呈现密实与透亮强烈对比,外观风格独特,装饰性强。烂花织物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的烂花织物主要是对织物中的一种纤维中进行烂花处理,而在同一块织物的不同部位分别烂去不同纤维的二次烂花处理尚未有见。论文主要研究二次烂花织物的工艺技术,即选择合适的纤维,合适的化学品以及烂花糊和化学品的比例及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然后在二次烂花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三个系列的二次烂花产品。(1)分析常用纺织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从中选择出多组化学溶解性能相异的纤维材料和相应的化学溶剂。选用所选化学溶剂对所选出的纤维材料进行破坏(溶解或炭化)试验,一种纤维被彻底破坏与另一种纤维完全不被破坏的工艺条件。最终选定可进行二次烂花处理的可选纤维材料与相应化学溶剂。(2)根据烂花印花糊要具有耐酸或耐碱稳定性要好,能耐水解,渗透性要好,容易水洗去除等特点,通过不同配方、浓度及温湿度糊料与对应化学溶剂的相融性试验,研究并制备适宜于不同化学溶剂的烂花印花糊料。根据选好的化学品和烂花糊选择合适的配比,进行相关的纱线溶解实验,再根据织物的厚度等因素相应的调整配比。(3)烂花与去残渣加工工艺研究,在进行烂花时要比较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同时烂去或分别进行,选择最优方案;选择合适的汽蒸或培烘工艺,控制好时间和温度,纤维素纤维在过高的温度环境下会使织物表面发黑不易洗去。(4)本文根据二次烂花的工艺流程和原理设计开发三种类别的二次烂花织物:纬向二次烂花织物;交织牛仔二次烂花织物;绢/棉混纺二次烂花织物。论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在选取常见的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后,进行酸、碱化学溶解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粘胶和桑蚕丝、桑蚕丝和棉的耐酸耐碱性恰好可以互补。因此可以选作二次烂花织物的织造纱线。(2)在对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耐酸耐碱性原理分析后,结合当前的烂花工艺,分别用不同的酸、碱性烂花剂制成不同浓度的烂花糊后进行烂花对比实验,最终决定采用7%AlCl3酸性糊和5%NaOH碱性糊作为最终的烂花糊。(3)粘胶、棉去残渣工艺与羊毛、桑蚕丝的去残渣工艺不同。粘胶、棉采用110℃焙烘15min,取出面料后轻轻揉搓即可将炭化残渣去除(可根据织物的厚度和经纬密度来调整糊的稠度)。羊毛、桑蚕丝则采用100℃汽蒸15min,取出面料后需在温水中揉搓才能将残渣去除。(4)由于二次烂花版市场上没有出现,采用手工制作烂花版。在制作手工烂花版的时候,应该注意避免过细过小的点、线、面,以防烂花时出现丢花和花型轮廓线渗化的现象。套色不宜过多,避免套版时对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