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铝氧化锌薄膜及纳米棒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Al(ZAO)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被认为是ITO薄膜的理想替代品,在平板显示、电磁屏蔽、热阻挡层、气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ZnO一维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在激光、场发射、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有新的潜在应用前景,因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还很少有关于水热法合成掺铝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报道。本文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将ZAO透明导电薄膜和纳米棒阵列这两项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基片上成功制备出具有完好C轴取向的ZAO薄膜,系统研究了溶胶浓度、Al掺杂量、旋涂次数、预处理温度和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薄膜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光电性能与其晶体取向、表面形貌有密切关系,C轴取向可有效地降低薄膜的电阻率,未经预处理不能获得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薄膜。当掺杂浓度为2at%,预处理温度为300℃,旋涂次数为15次,退火温度为550℃时,薄膜样品在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高于80%,方块电阻低至515Ω/□。探讨了薄膜的生长机理,初始阶段的非均匀形核和随后晶核的择优生长促使薄膜择优取向。然后采用低温水热法在修饰了ZAO薄膜的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窄直径分布、晶体取向高度一致的ZAO纳米棒阵列。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纳米棒形貌、尺寸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棒阵列垂直于衬底沿[002]方向取向生长,平均直径为50nm左右;表面活性剂PEI具有促进ZAO纳米结构棒状生长的作用;随着铝掺杂量的增加,阵列薄膜的紫外辐射峰发生蓝移,铝掺杂量为2at%的薄膜具有最好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铝掺杂可以提高ZnO阵列薄膜的发光强度,这为开拓一维ZnO纳米结构在光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水环境系统分析工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水环境系统的高维、复杂的特征和严峻的水体污染现状,本文将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有关网络依赖的载体也由电脑转移到了手机,手机依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而且也影响了校
当前水泥基保温材料普遍存在强度低、耐火性差、吸水率高、耐久性不良、脆性大等缺陷,严重制约着建筑墙材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作为增强材料掺入保温墙材中的纤维多以单一纤维
FeSiB带材是一种非晶软磁材料,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高电阻率等特点,且不存在磁晶各向异性,在电工电子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FeSiB带材制备成软磁复合材料,既
随着对光催化材料研究的深入,不同类型的多孔材料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文献中对Ti-Al多孔材料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水热反应法和溶剂热反应法制备Ti-Al多孔材料。通过改变制备条件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光催化性能的变化。(1)以CTAB(H2O)为模板剂,制备Ti-Al多孔光催化材料。本实验中,Ti-Al多孔光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Ti)/n(Al)=10:1;n(Ti)/n(CTAB)=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