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属性及地层切片在C80区块的应用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历来就是石油勘探的难点,但是对于老油田来说,寻找隐蔽性的油气藏又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讨论的C80井区块,为了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风险,很多勘探解释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构造精细解释、相干技术、地震属性及地层切片技术,在C80井区块解释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从而提供较准确的钻探井位,本文主要是借助Landmark解释软件对C80井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详细论述了三维构造精细解释的方法和流程,对层位标定、层位解释、断层解释及组合、速度分析及成图等每个步骤的方法加以具体的论述,并重点分析了三维精细解释使用的关键技术。 构造的落实首先是断层的落实,我们知道断层解释的越精细,构造的细节越清晰越准确,就越能为井位的部署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对C80工区主要是使用相干技术及三维可视化对断层进行识别及组合,解释了9个断层组合。 地震属性在隐蔽性油藏勘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使用的是Landmark解释软件中的RAVE,提取各种地震属性,并对所提取的各种属性进行优化。在提取时窗时考虑储层的厚度在9-10米,比较薄,选择了小时窗。通过属性优化最后选取对储层预测敏感的地震属性如振幅变化率、均方根振幅、平均反射强度、波形分类及亮点技术,经过对C80工区的预测,得出了C80井是强振幅、低频率、亮点型油藏。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目前地震沉积学研究中真正有意义的实用技术还比较少,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90°相位转换技术、分频段解释技术和地层切片技术。根据工区的实际情况,对C80井区块4ms采样制作的地层切片进行沉积现象的解释,效果比较好。但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合同一工区不同区块1ms采样与4ms的地层切片进行对比,发现1ms采样更能把河道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利用地层切片技术解释沉积现象,采用1ms采样效果更佳。 最后结合相干技术、所提取的对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参数及地层切片对储层进行预测,探明油藏类型,得出其油气藏类型就是在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断层一岩性油藏,进一步为井位的部署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Web的移动机械手远程控制系统是当今机器人远程控制的热点研究领域,利用互联网遥操作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原有远程控制的问题,并进一步拓展移动机械手的应用范围。本文对基
矿物试样的分析是采矿和选矿过程中的重点,矿用试样的破碎和细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的矿用试样设备水平相对落后,目前矿用试样设备理论基础和研发应用均不能满足矿业
期刊
期刊
本文利用一级轻气炮对圆柱形石灰石试件进行了冲击损伤试验和压力测试,研究了冲击作用下岩石中压力波的传播规律。 采用软回收装置对冲击损伤试件进行了回收,并对回收试件进
“三江”成矿带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地质界。中甸地区是印支期中酸性斑岩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近年来寻找斑岩铜矿取得重大突破的矿集区之一。本
气动控制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和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它不仅具有经济、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等优点,而且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非
本文以岩石物理学理论、AVO 基本理论和AVO 反演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正演模拟,研究证明了地下岩石的岩性、物性信息隐含于叠前地震道集的振幅信息之中,振幅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布局、建设、土地功能区划等有关的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造就的次生地质环境的总体。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小波变换、分形维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充分挖掘测井序列中所蕴含的地质信息,为煤成气储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