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事合同的效率违约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违约是法经济学派代表性理论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责任承担形式,效率违约体现效率原则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其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通过合同主体效率违约行为,社会资源从利用率低的主体逐渐向利用率高的主体流动,同时合同主体能够尽快从无效率合同中脱离,为下一次交易而进行准备。但我国违约责任承担仍以继续履行为主,如果合同效益降低,合同主体不但无法获得预期合同利益,而且仍要将一份低效益合同履行到底。于此,本文作者认为合同责任在充分弥补非违约方的损失的同时,也应使违约方尽快从无效率的合同中脱离,终止效率低的合同。然而,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承担方面仍注重“实际履行”原则,易使合同一方被低效率的合同所累。因此,本文作者提出了合同主体利用效率违约来终止无效益合同的观点。效率违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违约方损失,也能使违约方尽快脱离无效益的合同。此外,我国合同法采用民商事合同合一的立法模式,笔者认为商事合同中运用效率违约形式为宜。商事合同自身注重经济效益的特点使得商事行为对效率原则要求较高,且商事合同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本身伦理情感不如民事合同明显。作者在阐述对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不足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相关责任承担立法经验,提出了在我国采用效率违约解决低效率合同责任承担的观点,强调效率原则在责任承担部分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河洛大鼓起源于偃师,兴盛在巩义,河洛大鼓又称“大鼓京腔”、“鼓碰弦”、“大鼓书”。它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吸收了南阳大鼓书的特点而形成的。河洛大鼓表演形式简单,演唱风格
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这是我在磨这堂课时问自己最多的问题。从一开始的只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到后来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我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
期刊
本文主题意在考察欧洲那场著名的“古今之争”在18世纪苏格兰的发展,借此思考德性和正义在制度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意义,尤其是基于正义原则而产生的制度对于近代以来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