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来源于胎儿下颌下腺的干/祖细胞,并对其表面标记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将这些干/祖细胞诱导分化为内胚层来源的腺体功能细胞(胰腺、肝脏、唾液腺)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①机械法+酶消化法进行人胎儿下颌下腺来源细胞的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原代培养。②体外选择性培养胎儿原代下颌下腺细胞形成的集落,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经选择性消化该集落,有限稀释法纯化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单克隆细胞,并将其命名为(human Submandibular Gland Progenitor cells,hSGPs)。③绘制hSGPs生长曲线,观察其增殖情况。④进行CK19、Laminin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学检测膜蛋白表面标记CD29、Thy-1(CD90.1)和c-Kit(CD117)。⑤对长期培养的hSGPs进行核型分析,了解其染色体形态、结构及数量。结果:①通过机械+酶消化法获得的hSMGs主要为三角形、多边形和不规则细胞,包括少量类腺泡上皮细胞。在培养12天后见3个生长明显的细胞集落形成。②将原代形成的细胞集落选择性消化传代培养,9天后见1个集落呈铺路石样排列,细胞形态单一,核浆比例大。继而选择性消化该集落,经有限稀释法得到由一个细胞增殖而来的人下颌下腺类上皮单克隆细胞。③生长曲线测定显示第6代hSGPs接种后第1天即开始增殖,第2天进入对数生长期,持续至第7日细胞增殖能力开始减弱,但仍保持缓慢上升趋势,未显示明显的平台期。hSGPs群体倍增时间为36小时;延迟时间为33.6小时。④免疫荧光染色:hSGPs表达CK19、层粘连蛋白(laminin);流式细胞术检测:Thy-1(99.69%)、CD29(98.83%)、c-Kit(67.27%)。⑤G显带核型分析:hSGPs染色体数2n=46,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hSGPs染色体数目、形态及结构未发现异常改变。结论:我们培养获得的hSGPs具有高粘附、高增殖和体外克隆能力强等组织干细胞特性,体外长期传代培养保持二倍体性状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