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民主政治已经超越民族国家和文化的界限,前所未有地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政治现代化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社会民主建设相对政治现代化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在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加强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化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我们可以对它作广义的、中义的和狭义的理解。政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也成为政治学中较难界定的概念之一。本文在对众多学者有关政治文化所做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突破以往内涵宽窄式的界定方法,尝试依据政治文化内容的性质差异来认识和把握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一、官方政治文化;二、民间政治文化;三、敌对(反官方的)政治文化。“世界各国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及其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阐释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也无论是发展资本主义还是发展社会主义,事实上,二者间存在互通之处,也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平衡点总是侧重于社会公平与资本效率间左右摇摆,因此,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与统一问题也未尝不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呈现“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导,多种社会政治文化并存”的格局,即: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体,其主导地位毋庸置疑,与此同时,传统政治文化至今影响颇深,多种政治思潮发展活跃且在一定范围内颇有“市场”.对于政治思潮的评析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尽管各种政治思潮未必“存在即合理”,但意识反映存在,因此对其进行客观评析而不是漠视甚或打压应是我们的必然之选,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之整合之,使之健康有序发展,也才能使其更好地指导个体政治行为,有利于巩固社会稳定及推动政治发展。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政治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政治文化的可变性又说明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由于意识形态的需要以及政治文化自身特征的缘故,在进行政治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进而探讨其建设的基本途径在现实政治中才具有可操作性。以上即是笔者的行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