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作为彰显人性的一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引导大学生正视自己的生命存在,促进自己身心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自己道德品质的提升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确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也确实忽略了大学生发展的非连续性的一面,错失了许多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难题的教育契机。本论文从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非连续性在大学生生命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对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维度进行重新审视,从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视角为解决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新实施策略。本论文的正文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的一般理论概念,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视域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的相关概念、来源、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和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理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就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或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引起人的发展顺序的中断、停止或转向,导致人的发展在局部出现非连续的状况。危机、碰撞、失控是导致人的发展产生非连续性的主要来源。影响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生境况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矛盾、个体主观愿望的实现程度与客观条件的限制性的矛盾、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三个方面。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在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有具体表现。本部分最后概括出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人的发展是丰富而复杂的,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受到非理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偶然事件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来源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其次,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发展的连续性教育和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的有机统一,主要体现在: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对连续性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发展的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有机整合。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如何在人的发展的非连续性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探索了实施路径。首先,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具体包括:关注存在领域,着眼大学生生存境遇;凸显生命完整性,关注非理性因素;转化思维方式,具备复杂思维。其次,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直面危机,把握生命发展的新起点;挖掘碰撞的价值,把握发展节点;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责任感。最后,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介绍了高峰体验法和冲突缓解法两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