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氮是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本身及其硝化产物(包括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会对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探究高效、环保的氨氮去除方法在污水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细菌可在提供有机物供能的有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含氮气体释放至空气中,直接达到去除目的,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而寻找对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对不良胁迫条件具有耐受性的HN-AD细菌更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报道了一株从浙江省嘉兴市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分离筛选所得的具有HN-AD能力的细菌,经过16S rDNA以及细菌形态鉴定后,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并将其命名为P-1。此后实验中确定了P-1对NH4+、NO2-和NO3-三种无机氮均具有去除能力,其中对P-1对NH4+的去除能力最强且总是优先进行,同时发现P-1对NaCl(0-50 mg/L)以及重金属离子Cu2+、Zn2+、Cr6+、Pb2+和Cd2+(0-50 mg/L)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胁迫条件下P-1的氨氮去除率均高于50%,且在HN-AD过程中几乎无亚硝酸盐积累。通过酶活性检测确定了P-1中氨单加氧酶(AMO)、羟胺氧化酶(HAO)、硝酸盐还原酶(NAR)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的存在且其中AMO的活性远高于其他3种酶。此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氮源,通过检测气体产物确定P-1在HN-AD过程的气体终产物为N2,并推测P-1可能具有全程HN-AD和不经硝态氮的短程HN-AD两条脱氮通路,同时发现其具体脱氮通路的选择与无机氮源的种类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丰富了HN-AD细菌脱氮特性的理论研究,并为实际污水脱氮工程提供备选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