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房肥大在我国成年女性中并非少见,它除引起患者明显的躯体症状外,还对其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心理表达产生影响。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受体内多种激素和体液因子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雌激素,并通过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介导而发挥作用。但是大多数乳房肥大患者血清雌激素处于正常水平,因此有人怀疑乳房肥大的发生与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过度表达有关,但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 为了探索乳房肥大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我们采用DCC单点测定法对经过精选的13例乳房肥大患者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蛋白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同时期所收治的年龄大小无显著差异的13例小乳症和乳房萎缩患者做比较。结果发现:两组组织标本内雌激素受体蛋白水平均未达到国内外所公认的阳性标准(>10fmol/mg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诊断标准),分别为5.33±5.70fmol/mg和1.17±0.86fmol/mg,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乳房肥大组明显高于小乳组和乳房萎缩组(p<0.05)。这说明乳房肥大与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过度表达有关,而小乳症和乳房萎缩可能是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较低、表达受抑制所致。 治疗乳房肥大现有的手段仍是乳房缩小整形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但术后切口大多为倒T形,特别是乳房下皱襞内侧的瘢痕因有形成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可能性而令病人难以接受。80年代以后随着乳房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多种形状的切口设计,这使乳房缩小术的美容效果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技术得到大家的公认,因为大部分术式是以发育正常的乳房神经血管解剖为基础,他们在保证乳头乳晕成活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完全保证支配乳头乳晕的优势神经不受损伤,两者兼顾时又不能达到瘢痕的最小化。因此有必要对乳房的深层血管构筑和下垂乳房的神经支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指导临床。 我们选用8具成年女性尸体,应用血管铸型和组织标本透明技术对女性胸壁软组织的深层血管构筑进行了研究,并对3例下垂乳房和2例正常乳房的神经支配进